【遨遊藝事】 巴黎的雙叟咖啡館

文與圖/林政儀 |2015.08.26
3346觀看次
字級
高懸在雙叟咖啡館牆上的清朝木雕官像。圖/林政儀
入夜後的雙叟咖啡館。圖/林政儀

文與圖/林政儀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這是一九五○年海明威致友人的一首詩。

巴黎,是讓人流連忘返的。不僅是時尚之都,也是許多著名文人的搖籃,而咖啡館與藝術家和文學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是最能體驗巴黎的藝文氣息。

巴黎擁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咖啡館,散落在每條街道、每個角落。咖啡進入法國的時候,正是法國的啟蒙思想時期,而咖啡能幫助提神,以助於頭腦保持清晰,於是咖啡被接受了。

咖啡館提供了交談討論的場所,立即成為學者、名流和藝術家聚集之地,加速社會上各種思想的交流,進而融入了法國民眾的生活中。

巴黎左岸有許多的學院及文化教育機構,如索邦大學、巴黎第五大學等,在二○至五○年代也是知識分子聚集的中心,因此藝文生活在左岸大鳴大放,咖啡館、文具店、藝廊、書店林立,如今街道與咖啡館比當時更加的繁榮。

因此,「左岸」便具有濃厚的文化及意識形態意味,如:左岸文化、左岸咖啡等,也將「左岸」由單純的地名轉化為一種藝文生活的專有名詞。

「雙叟咖啡館(Les deux Magots)」位於巴黎左岸的聖傑曼佩大道上,對面是古羅馬式聖傑曼佩教堂,自一八八五年開幕以來,已有百年的歷史。

「雙叟」之名,源於一八一二年一間專賣中國絲和珍品的商店在開幕之初,店內的裝潢便擺放兩尊來自清朝的木製中國人雕像(Deux Magots de la Chine),並以此命名;一八七三年商店搬遷至聖傑曼德佩現址;一八八五年轉讓給別人,成為一家咖啡館兼小酒館,而店名一直沿用至今。

雙叟咖啡館一創立後,因文學家及藝術家經常在此聚會,而擁有巴黎文學和知識精英聚集地的聲譽,並在巴黎的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從二○、三○年代初期,一群超現實派藝術家和年輕作家,如:法國詩人韓波(Rimband)、文學家紀德(Andre Gide )、海明威(Ernest Hermingway)、立體派大師畫家畢卡索(Picasso),到五○年代存在主義大師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及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等人,都曾在此做為生命舞台,可以說影響二十世紀法國文化藝術潮流,便是在此地一波波地散播開來。

值得一提的是,雙叟咖啡館自一九九三年起,設立「雙叟文學獎」,鼓勵法國文學家創作,給予新人發表的機會,並且每年選拔一名最傑出的文學家。

雙叟自十九世紀飄洋過海來到巴黎,至今仍舊高懸在雙叟咖啡館內的牆上,著清朝官服的兩尊木雕,見證了雙叟咖啡館歷史的演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