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義大利羅馬市中心的梵蒂岡博物館,是天主教廷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了籌募藝術修復專案資金,館方日前創建名為「Patrum」的App,彙集了即時聊天、外包籌集和網上社區互動技術,希望為所有藝術捐贈者搭建溝通平台,可免費下載。
館方數位專案經理Juliana Biondo表示,館方每年將半數門票收入上繳城邦,餘額用以支付八百多名員工的薪資和建築維護成本。網上籌募已成為藝術修復資金的重要新來源。Patrum用戶可向該館的修復專案捐款,最少十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元)。初級捐贈者將擁有「銀色贊助」的頭銜﹔獨立資助單個修復項目者可獲得「金色贊助」稱號,並與博物館館長私人對話。
該館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包括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的〈基督變容圖〉、達文西〈聖傑洛姆〉、米開朗基羅〈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等;還有西元前三世紀的太陽神阿波羅雕像,希臘、羅馬古遺物等無價之寶,堪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和法國巴黎羅浮宮媲美。一九八四年名列世界文化遺產。
梵蒂岡博物館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館之一,西元五世紀末就有雛形,位於義大利羅馬聖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宮廷。至十六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五點五公頃,有十二間博物館、五座藝術長廊,綿延六公里的展示空間,包括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還有屋頂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