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醣大不同 無糖飲食好健康

 |2015.08.24
5668觀看次
字級
國人愛吃的巧克力、蜂蜜蛋糕等各式含糖食品,含糖量都爆表。圖/資料照片
國人愛吃的巧克力、蜂蜜蛋糕等各式含糖食品,含糖量都爆表。圖/資料照片
國人愛吃的巧克力、蜂蜜蛋糕等各式含糖食品,含糖量都爆表。圖/資料照片
國人愛吃的巧克力、蜂蜜蛋糕等各式含糖食品,含糖量都爆表。圖/資料照片
國人愛吃的巧克力、蜂蜜蛋糕等各式含糖食品,含糖量都爆表。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七月起,多項食品標示新制上路,包括包裝食品含糖量標示,讓消費者控制自己的糖攝取量。其實,很多人開始力行無糖飲食,在網路上分享無糖食譜等,這一波「無糖」旋風獲多數專家認同。

振興醫院營養師蕭如榆指出,學界將糖分為「糖」和「醣」。糖指的是額外增加的甜味,包括砂糖、黑糖、冰糖或蜂蜜等,醣則是天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之總稱,例如五穀根莖類、水果或牛奶及其製品。無糖飲食指的是戒「糖」。

「糖是甜蜜殺手。」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糖除了讓人發胖,易有三高及代謝症候群,根據研究顯示,糖吃進人體後所分解的糖化終端產物(AGEs)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由於AGEs可跟蛋白質結合,只要人體哪裡有蛋白質,該處就易引發病變,例如白內障、皮膚老化、痛風或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增加老年失智風險。

吳映蓉分享自己實施二年多的「戒糖運動」成果,她的體脂肪明顯下降,朋友也誇皮膚變好、容貌更年輕。她說,自己每天均衡吃六大類食物,並把高GI(升糖指數)食物挪到早餐吃,低GI食物挪給晚餐;雖然無法全面戒糖,例如生日會上朋友請吃的蛋糕等,但她會用運動來消耗多餘的糖分。

「糖和醣千萬不要搞錯。」蕭如榆強調,醣是人體每天需要攝取的營養素之一,可供葡萄糖作為大腦及神經能量來源,而糖僅是空熱量,「醣不可不吃,但糖就算一輩子不吃也沒關係。」

蕭如榆舉例,國人愛吃的月餅、鳳梨酥、蜂蜜蛋糕、脫水水果乾、巧克力、調味乳及各式含糖飲料等,含糖量都爆表。萬芳醫院兼任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建議以醣類食物代換,並多選擇低GI食物,例如地瓜、馬鈴薯、紅豆、綠豆等,養回正常味蕾、找回健康。

倘若民眾受不了食物因無糖而「沒滋味」,營養師建議可多加蔥、蒜、薑、九層塔等香料提味,湯底則可加入洋蔥、紅蘿蔔或高麗菜熬煮,以健康的食材提升適口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