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守護的天使 有口難言 怎麼辦?

資料提供/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文字整理/陳雲和 |2015.08.21
1451觀看次
字級

資料提供/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文字整理/陳雲和

小鈞是個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缺乏口語表達能力,容易流口水,情緒問題嚴重,經常會哭鬧。

爸媽在家利用圖卡教小鈞五十個音,但他始終一個音都沒有回應,讓爸媽感到非常沮喪。三歲時,小鈞進入「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接受早期療育。治療師評估後,發現他的口腔臉頰肌肉發育不全,嘴巴張力不夠,連帶「吸」、「說」及「吃」都有困難。

透過職能、語言治療師及早療老師共同商擬策略,首先加強小鈞口腔功能,利用短吸管喝水,練習「吸」的動作,過一段時間,再換長吸管,增加兩頰肌肉用力「吸」的動作。每次用餐或喝水前,先做三分鐘口腔按摩,從臉頰慢慢靠近口腔周圍,再逐漸按摩到口腔裡面,以提升臉頰肌肉感覺警醒度。漸漸地,小鈞從吃細碎、軟質的食物,到用牙齒咬、撕、嚼都不成問題。

為了訓練舌頭靈活度,老師將小鈞喜愛的食物放入口腔周邊,讓他用舌頭把食物撥回中央,藉以訓練舌頭控制力,幫助說話時,舌頭能夠準確碰觸口腔部位,而發出正確聲音。

平日的課程中,語言治療師也建議老師故意用錯誤的情境,讓小鈞增加溝通的機會,例如:小鈞指著水的方向,老師會故意問他:「你要筆嗎?」讓小鈞多一次表達的機會;或是玩聲音接龍遊戲,老師問:「牛怎麼叫?」小鈞答:「哞……」老師唱:「王老先生有塊地」,小鈞唱:「伊呀伊呀喲」等等,盡量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上個別語言課時,語言治療師訓練小鈞搭配肢體語言,增加別人的理解度,如:我還要,可以「伸出手」或「點點頭」;或是用手比出幫忙的手勢等等,藉由多元溝通方式,期望大家能更了解小鈞所要傳達的意思。

小鈞目前能夠主動性發出「好」、「要」等聲音,並建立起自信心,當老師示範語彙時,小鈞都能立即模仿,也願意不斷練習已經學會的詞彙,聽到同儕發不出正確的音或說不出來時,還會雞婆地幫別人說。看到老師請班上同學幫忙,而同學不為所動時,小鈞還會拍拍同學示意:趕快呀!

小鈞這些主動性的口語和動作,讓爸媽感到十分欣慰,每天早上送他來上學時,總是迫不及待和老師分享他昨天在家裡說了哪些話,津津樂道中充滿了成就感。

經過兩年多訓練,小鈞現在能用吸管喝下正常水量,也能吃一般食物,只是還有挑食問題,老師會把他不喜歡的食物剪碎,鼓勵他吃完。同時能用句子主動表達日常需求,如「我要上廁所。」等等,由於語言溝通及認知能力增加,原本的情緒問題在中心幾乎不再發生,而且投入課程的專注力和持續力都增進許多,老師問小朋友問題沒得到回應時,他還會主動幫忙回答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