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守護的天使 從三日義工 到數十載無私地付出

資料提供/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文字整理/陳雲和 |2016.04.15
2245觀看次
字級
中和邱錦豔主任
恆愛林淑芳主任
崇愛周詩儀主任
愛立莊碧環主任
愛智黃玫玲主任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簡稱第一)有個特別的「三日義工」傳統,許多資深的「第一人」在當了三天義工後,就一頭栽入特教和社福領域,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他們見證了「第一」的改變,個人生命在這裡得到栽培與成就,並用上千個「三天」,陪伴身心障礙的孩子不斷成長,創造了無數個奇蹟。

基金會現有九所發展中心和三個住宿家庭團體,各中心和家庭的主任,從最資淺的服務十年到與「第一」同歲的三十五年,清一色都是從基層教保員做起,有些還不是特教或社工科班出身。愛立發展中心莊主任畢業於農校,崇愛發展中心周主任學的是室內設計,愛智發展中心黃主任專長為服裝設計,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陳主任曾任職公部門,主責的業務正是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管理,算是「第一」的長官。

民國七十年代,基金會擬遷入現址,引發居民抗爭,這事件卻意外促成博愛發展中心黃主任與「第一」結下一分深緣。有天,原本是個家庭主婦的她,好奇地繞到基金會看看,決定先當三天義工,就這樣一待超過了三十年。

當年因應身心障礙機構設置標準修法,機構須配備一定比例的的社工員,基金會首次召募社工督導,張主任正巧對身心障礙有興趣,經過三日義工試用期,雙方一拍即合,而成為「第一」最年輕的主任。

用「命中註定」來形容恆愛發展中心林主任和「第一」的緣分,再恰當不過了。社工系畢業的她跟著學姐來到當時位在延吉街地下室的「第一」辦公室,她對這裡第一眼的印象是和想像中的職場環境相差太多,加上一心嚮往薪資和社經地位較高的醫療機構,於是勉強先試做三天義工,沒想到這一試就超過三十五年,成為「第一」的元老。

「三日義工」彷彿是一只散發出光環的魔戒,將這群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圈在一起;而師徒制和專業訓練,則是將教保老師牢牢吸引住的另外兩道光芒。

愛立發展中心的莊主任,原本在社區全日型機構服務,機構結束營業後,跟著學員「保送」到「第一」,她看見老師對身心障礙孩子的用心和真誠,基金會還提供專業在職進修機會,讓她功力大增。她的專業在心智障礙社福領域漸漸做出口碑,成為眾多學校和國內外機構爭相參訪及學習的對象。

中和發展中心的邱主任初到「第一」時,對身心障礙者的概念一片空白。在教室看到三名唐氏症兒,驚訝道:「啊,一個家庭竟然有三個這樣的孩子!」殊不知,唐氏症寶寶由於基因關係,面容多相似,往往讓人誤以為是同一家人。二十多年來,她已從特教「素人」變成「達人」。這都應歸功在「第一」所接受的紮實訓練,她也從中看見自己的成長和責任。

悠遊於教學第一線的周主任,對管理職曾心生抗拒,她認為教學可經驗傳承,也較有成就感。但帶領新人,要面對「世代交替」的衝擊。每逢人事處理上遇到瓶頸或挑戰,她就去看看中心的孩子,提醒自己這分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而夥伴的支持則是另一股幫助她堅持下去的力量。

隨著社會價值的變遷,某些作風較強勢的家長,也曾讓教保員承受不小壓力。但「第一」一直秉持著「熱忱、專業、陪伴」的初衷。周主任說:「這裡就像一個家,一個家沒有家長,孩子們怎麼辦?」

從三日義工到數十載無私地付出,「第一」孩子成長前進的道路上,總有熒熒燈火照亮著,那持燈者,就是「第一」的主任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