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灣最大的管風琴、國家音樂廳管風琴正大規模維修,這座管風琴四千一百七十二根琴管一一拆下來全面清潔保養及調音。
有二十八年歷史的國家兩廳院耗資六億二千萬,六月起展開兩廳院修繕工程,先動工的音樂廳及演奏廳預定九月底完工;國家戲劇院預定明年七月起開始整修。音樂廳閉館整修的四個月內,總共進行十四項工程,最受矚目的是修管風琴。
管風琴被譽為「樂器中的貴族」,台灣有三十多座管風琴,約半數由琴茂公司負責人張朝任負責維護保養。音樂廳曾在二○○三年花了一個月為管風琴大規模養護,更換過金屬導風管。這一次兩廳院首次拆下管風琴所有的四千多根琴管全面清潔保養。
音樂廳管風琴造型仿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造價四千萬元。這組管風琴由荷蘭Flentrop公司製作,以手工打造,從製作、船運到安裝完成,花近兩年時間。每根金屬管都有「耳朵」(ear)的部位,以便讓琴管吹出來的氣能集中。經過了二十多年,這些耳朵變得有些脆弱,必須重新焊接加以強化。
此次維修管風琴,須將管風琴的金屬管一根根拆下來,先用毛刷、吸塵器除塵,再拋光、調音及修音;最後安裝回去。最重的琴管重達上百公斤,須動員四名工人才能將管子放倒,兩人才抬得動。維修管風琴約需七周,已完成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