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提及的創作作品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最近常碰到一些關心孩子教養問題的家長,不約而同地問我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送他們去上什麼課?我通常會請他們先將重點放在跟孩子一起去嘗試各種事物,透過親子互動去觀察了解孩子真正的天分、喜好和興趣,再來判斷他們適合什麼樣的課程。
但是在進入「選課程」這個步驟之前,其實,家長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方像是畫圖這件事,我從來不會買著色畫本給孩子,而是從他們還小的時候,就將家裡所有的牆面都貼上壁報紙,並在地上放一盒蠟筆,讓他們盡情揮灑。
在作畫的時候,孩子們不會有任何局限,也不存在任何框架,更不會有大人在一旁七嘴八舌地出意見,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無論孩子們想畫什麼、想怎麼表現自己的想法或心情,都可以透過手中的畫筆呈現出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確實看到他們因為少了限制,而能自在開心地揮灑,盡情發揮無限創意。
前些日子,我女兒完成了一幅作品,它並不是單純的繪圖,而是在同一幅作品之中包含多種素材,比方說,她用黏土捏出一張女孩的臉,再用色筆畫出身體,並用另一張塗了顏色的紙剪出一朵花貼上去,最後還從雜誌上找來一張收音機的圖片拼貼上去。任何她覺得適合的素材,都拿來運用,身邊的人不但不會阻止她,更不會對她的搭配提出不同意見。
身為家長,我覺得與其費心幫孩子安排各式各樣的才藝課程,還不如從小就塑造一個沒有框架的環境,讓他們可以不受限制地發揮創意。此外,家長也要懂得從旁欣賞與鼓勵,當孩子發揮創意完成作品,我們就要給予肯定與讚美,除了口頭上的讚許之外,如果能夠進一步化為實際行動,就更棒了!
我的實際行動,就是將孩子們的畫拿去裱框掛起來,因此,家裡牆上掛滿了琳瑯滿目的作品,像一座收藏豐富的美術館。
透過這樣的舉動,可以讓孩子們知道爸媽很珍惜、重視這些作品。除了讓他們擁有滿滿的成就感之外,也能使他們更有意願繼續創作。這是一種很棒的良性循環,不但可以增進孩子的信心,更可以讓孩子樂於發揮創意,透過藝術來抒發情緒、表達情感。
我真的很建議家長從小就給孩子一個沒有框架的環境,盡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行套用在孩子身上,強迫他們接受大人的觀點與看法,要是因此扼殺了孩子的創意,那就太可惜了!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無限的創意,只要家長能夠放手讓他們盡情揮灑,更不吝於給予肯定與讚美,相信看到孩子的作品,一定會對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創意大為驚豔!
心情小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夠不受框架的限制,就能夠自在開心地揮灑,盡情發揮無限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