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場的經營】 神奇桀克第一次當農夫就上手 文與圖/尤文、郭昱宏 |2015.08.16 語音朗讀 24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主人張志宏。圖/尤文、郭昱宏 張志宏(左)與家人合影。圖/尤文、郭昱宏 張志宏為參加農事體驗活動者講解導覽。圖/尤文、郭昱宏 參加農事體驗活動,很多是第一次接觸農地的都市人。圖/尤文、郭昱宏 參加農事體驗活動者,開心抓著鳥禽類。圖/尤文、郭昱宏 張志宏帶領農事體驗活動者翻土、挖地瓜。圖/尤文、郭昱宏 張志宏帶領農事體驗活動者翻土、挖地瓜。圖/尤文、郭昱宏 溫室是有機農業的一種保障,能確保收入穩定。圖/尤文、郭昱宏 文與圖/尤文、郭昱宏 在工作中看盡台灣的食安百態,曾擔任食品品管的張志宏,去年辭去工作,在四十一歲第一次拿起鋤頭,成為「食品供應源頭」的農夫,他以有機方法種植蔬菜,強調生態循環,提倡直接跟農夫購買及在地消費概念,更邀請買家到他的農場參加體驗活動,認識自己口中咀嚼的蔬菜,是在什麼環境下生長的。 開拓眼界 在不同工作中學習 當農夫前,張志宏換過五個工作,並不是事業不順遂,而是希望在不同的工作中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事情。 張志宏畢業於輔大食品系、海洋大學食品研究所,兵役服完,馬上進入SGS外商食品檢驗公司,在當中學習了專業的技能;後來還在摩斯漢堡、冷凍年菜公司以及大潤發工作,除了品保、稽核,還從事菜色研發。 在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張志宏看盡了台灣食品業的問題,也在工作中領悟到一個概念,「任何問題都該從源頭去解決」,例如某食品出了問題,就得找到上游的工廠,才能根除禍源。於是,他開始動念脫離下游品管的角色,直接成為食品源頭的農夫。 二○一二年二月,毅然提出辭呈,公司挽留也動搖不了他的決心;九月,參加新北市政府舉辦的「心希望農業示範推廣」活動,在四十一歲這年第一次拿起鋤頭,拜訪了全台三十幾家有機農戶;隔年,他就創立了自己的農場,並用自己的英文名字JACKY,將農場命名為「神奇桀克生態農場」。 堅持有機 貫徹環保生態循環 做了多年的品保,張志宏對自己農場的品質管理相當嚴格,他租了三芝一塊乾淨農地,採行有機農法,種植了五十多種蔬菜,也飼養了雞鴨等禽類動物。 有機種植的風險大、成本高,但張志宏卻有自己的因應方法:「因為不使用農藥化肥,所以蔬菜需要一層保護罩,可以說溫室是有機農業的保障。」因此他在農場中建了許多溫室,「除了防蟲的好處,溫室中的蔬菜還會長得特別柔嫩,口感更佳。」 另外,張志宏也廣植可以防止蟲害的「忌避植物」,例如九層塔、香茅。但他說,這些植物大多是種心安,短期內看不出實際成果。而在他種植的五十多種蔬果中,也有一部分是蟲不愛吃的萵苣、大陸妹、A菜等,用這些菜來平衡補貼其他遭受蟲害青菜的損失。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之所以有「生態」二字,是因為張志宏重視農場的「生態循環」。每個農場一定都會有盛產的青菜,張志宏會將這些菜拿去當雞的飼料,或自己堆肥成肥料來回饋土壤,「我們從土壤獲得青菜,也要把養分回饋給土壤」,張志宏也會定期購買有機肥料,有些是茶葉渣製成、有些是蔬果殘渣製成,他用多元的肥料來讓土地獲得多元養分。 會種會賣 營造良好客主互動 「會種不是重點,會賣才是重要」,張志宏眼神堅定的說。一般農場供應的蔬菜,大多是依照時令來隨機配送蔬菜,消費者無法得知會收到什麼樣的青菜。但張志宏透過種植種類繁多的青菜,讓消費者可以自由選取,也因為種類繁多,消費者不容易吃膩,也不會因為單一青菜太多人選擇而斷貨。 張志宏還會趁機推銷一些較稀有的青菜,例如菊苣,他會告訴消費者這是什麼青菜,有什麼營養素,還會告訴他們怎麼煮。他說:「我的手機裡有個青菜的資料庫,消費者有提問,我會馬上傳資訊給他。」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的網路訂單大多來自於團購,許多客人都是經由別人介紹而來。他也常常邀請客戶來農場體驗,張志宏說:「讓消費者來參與,了解農場怎麼經營,也了解食物生長的環境,眼見為憑是重要的,消費者知道這裡的環境後,比較會相信種出來的東西是好的,客戶關係也容易長久。」 生態農場的體驗活動,分為家庭式、學術型、農學型還有純買菜型,張志宏也會依照對象的不同來安排一天的體驗行程。 帶朋友與孩子們參加體驗活動的媽媽郭惠蘭說:「今天的感覺是修身養性、接近大自然,而且對食安問題看到了希望。」郭惠蘭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邊挖著土,邊說:「以前沒有做過這些事,在都市過得太舒適了……」 概念推行 直接跟當地農夫買 從以前的工作經驗,張志宏了解到通路商會把風險轉嫁給農夫,且大量剝削農民,所以他每次都會跟消費者提出「直接跟農夫買」的概念。他說:「直接跟農夫買,不但幫助農夫增加利潤,對消費者而言更有吃到最新鮮食材的好處。」不同於在商場通路上所買的蔬菜,都已經在架上放了一天以上,直接跟農夫買,可以早上拔菜下午貨到,蔬菜的新鮮度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他更強調跟「當地的」農夫買,才可以減少碳足跡和資源的浪費。「有桃園的客戶下訂單,但我跟他說你跟當地信賴的農夫買就好了,因為桃園本身就是個產地。」張志宏說。 錯了就重來 不要留戀失敗 張志宏的個性果斷 ,他說:「失敗了沒關係,不要留戀失敗,錯了就重來。」從毫無經驗到拿起鋤頭,他覺得自己沒有遭遇過重大挫折,因為他已經準備好了,所有事情都循序漸進的進行。 他說:「很多人說當農夫好像會很可憐,其實有規畫去做就不會。」神奇桀克農場成立才一年,已經轉虧為盈,農事也漸漸上了軌道。 張志宏與妻子林柏青高中就結識,張志宏想要轉業時她無條件支持。林柏青說:「他不是一個虎頭蛇尾的人,他做事認真,所以無論他做什麼決定,我都會支持他。」夫妻同心協力,生態農場經營得有聲有色。 前一篇文章 【想住一輩子的家】 山間蘭若-微隱於市 淡遊人間 下一篇文章 【致美好年代 古董&經典文具】王傑用沾水筆畫出日常美好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築夢踏實】嘗一口吧! 裝了農村議題的果醬【友善耕作】微笑農夫 謝佳玲 養田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