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住一輩子的家】 山間蘭若-微隱於市 淡遊人間

文/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2015.08.09
3139觀看次
字級
想住一輩子的家 山間蘭若 微隱於市 淡遊人間 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茶室外的小平台,讓室內外有一個舒服的過渡空間。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一樓有大片窗景,梅樹、陽光和綠地與居者為伴。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在一塊老窗板上,阿國在上面刻了老屋的名字「山間蘭若」。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頂樓的日式茶室以輕鋼構搭配木芯板而成,朝南面設置整面落地玻璃門,可以將戶外山景一覽無遺。由於四周皆有山巒保護,加上施工紮實,茶室已安然度過許多次的颱風暴雨。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老木門比門框尺寸大些,於是在內側牆面裝了軌道,將木門以水平軌道懸吊的方式固定。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三峽山區溼冷,安裝柴燒火爐可以有效除溼升溫。燒材都是主人趁空檔到山區撿拾而得。一樓地板牆面直接保留水泥粉光質感。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除了東面之外,三面皆可通風對流,除了中午之外,傍晚、晚上都很清爽舒適,又有星空山景可欣賞,讓茶室成為家人及朋友讚不絕口的設計。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從露台花園處看浴室一隅。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文與圖/林黛羚 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提供

透過網路,我和樂樂聯繫上,看著她隨手拍的家中風景,恍如位於群山峻嶺之中,加上室內家具簡樸,看起來很有屋主自身的風格,於是決定到現場拜訪。原本還擔心是不是要翻山越嶺才會抵達,但路程比我想像中還要簡單,是位於三峽山坡地社區裡,從板橋市區開車約半小時就可以抵達。

微隱於市,築一個山居夢

他們家位於還蠻陡峭的山坡地的連棟社區,巷子走東西向,樂樂家正好座北朝南,因為陡坡的關係,一樓被墊高,必須走過一道階梯才能夠抵達一樓門口。門口掛著「入此門內, 莫存知解」,屋主希望入此門內者皆能放下一切煩惱執著,享受山中的寧靜。

這房子在被樂樂接收前,已經閒置十年了。因為無人居住養護,房子水泥牆面處處壁癌,鐵皮增建的部分鏽蝕、外翻。二○一一年偶然一次去山上遊走時看到這棟房子,當下決定在此蓋一間自己設計的家、築一個山居生活的夢。

阿國回想說:「樂樂希望住在山上,又不要太深山;附近要有住家,又不能太緊鄰。」在板橋市區已有公司的他們,希望在近郊有個安靜的地方作為居所,「但又不能完全寂靜,因為樂樂實在是太懼怕山中的爬蟲類!這間房子正合我們的意,四周都有房子,但隔壁、對面都是空屋,從窗外可以遠眺山嵐,不過又不會被森林包圍。」看他們忙著解釋著大隱於市與小隱於野的中間值如何拿捏,實在可愛。

樂樂之前有裝潢設計的經驗,但她很快就發現,整棟透天的改造是截然不同的。「當初單純以為只要把室內重新布置,頂多拆掉幾面牆就好,結果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樂樂回想起來都想笑,「買到便宜的老屋更要用心重建,光是抓漏、結構重整、重新改造的費用就快要比房子貴上一倍!你有走過斜斜的樓梯嗎?你看過裡面到處是柱子的住家嗎?被隔來隔去、外加鐵皮增建,猶如走在迷宮裡面……」

點工點料 ,降低改建預算

希望用最低的預算來改建,樂樂打算親自發包監工,以點工點料的方式來裝修。阿國從事消防工程相關產業,認為屋子貧弱的結構要重整,「先將輕隔間、天花板、壁板等木作部分拆除,讓裸露牆壁上的壁癌及鏽蝕鋼筋現形,才知道可以怎麼改、怎麼救。而這部分的預算不能省,唯有打底穩固、結構安全了,才有辦法談空間風格。」

阿國找了一位曾經與他合作的師傅。「這師傅資歷快三十年了,泥作、木作都會做,而且可以溝通,知道我要什麼,即使條件有限,他也可以盡量變通……我們並不很急,他慢慢改,我每周來現場一次,他會把有疑問或限制的地方跟我說,我們再討論修改。」

頂樓茶室,設日式地爐煮茶

不過我覺得樂樂也很厲害,她沒有特地去學室內設計,在每個樓層走上幾回,透過現場的空間感受,就可以在腦海裡形塑出理想的空間感了。她盡量只拆除輕隔間,並沒有在影響結構的梁柱上做任何更動。光是輕隔間的拆除,就讓每個樓層的清爽感提昇許多。

山上氣候較溼冷,他們裝了兩個壁爐,一樓的壁爐的發熱管延伸到二樓,三樓的主臥則裝一個小型的壁爐。頂樓茶室則設日式地爐,可以同時達到煮茶煮茶的效果。

頂樓茶室是以輕鋼構搭配木芯板築成,樂樂說:「我告訴自己,家一定要有個日式地爐。當初家人反對認為不會有人上來頂樓,做成倉庫還比較實際,現在這間茶室成為眾人所愛、也是我的最愛。」

收藏老件,認真過老生活

室內的家具及家飾品都是樂樂多年來的陸續收藏,與其說她喜歡收藏老件,我覺得樂樂其實更擅長收容被遺棄的老東西。「開車經過看到一個破櫃子,上面泥沙淤積、歪斜走位被堆在屋角,她會下去問主人可否賣她或給她。有時那些東西已經擺到連主人都忘記它的存在了」,阿國說。

被家人質問為什麼帶垃圾回家,樂樂通常都在幫老東西清理整修後,才順利證明自己有「慧眼識英雄」的特異功能。

她說:「朋友家人戲稱我為『活古人』,對我而言,收藏不止是收藏,而是以認真的態度過老生活、純粹的心結交老朋友。我喜愛收藏老件,並且用於生活當中。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我是在收藏回憶,並且將時間停留在以前純粹的空間。」

樂樂微笑說:「這也是我選擇老屋的主要原因。當人們不停的向前走,找尋最新穎最方便的住宅,我卻寧願待在過去。」

山間蘭若,人間築夢範本

樂樂把他們家取名為「山間蘭若」,「蘭若是指修行人離群索居的修行地,而我們又在山上,所以取名為山間蘭若。」在這兒可以聊天的地方很多,一下子坐頂樓的日式茶屋、一下子坐一樓的長桌,從頂樓茶屋上往外望,視線透過婀娜的黑松再看到遠方群山。我瞥見阿國貼在牆面上的對聯:「恆河沙中一芥子,人間築夢二百年。」

人生如夢、人生如戲。這話大家耳熟能詳,但多少人可以真的認為如此?我伴隨著幾口閒聊幾口普洱,直到夕陽下山與樂樂和阿國揮手告別,我心想,山間蘭若,也許可以當做我的人間夢範本之一吧!

(節錄自由之丘文創事業.《想住一輩子的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