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對台灣宗教、歷史文物深感興趣的美籍龐書樵,十多年來收藏至今,所蒐集到的佛像、神像、碗盤等,已接近兩千件,下周三起他將應邀在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發表「千姿百態—台灣早期神像之美」特展,至二十五日共展出十二天,表達他對台灣文化的喜愛。
龐書樵是來自美國的宜蘭女婿,於一九八九年來台,曾以挨家挨戶的方式,走入鄉間或各地的廟宇、佛具店尋找,一口流利的國台語,加上耐心和毅力,感動許多人,也結交到許多朋友。
龐書樵表示,展出目的是為了呈現台灣早期宗教的特色,讓民眾更能了解早期台灣社會的信仰變遷,從清朝時期、日據時期到光復時期的台灣早期神像,不難發現每件古文物都具有特殊性、藝術性,稱得上是世界珍品。「雖然大部分的人對古老的神像都沒興趣」,但龐書樵認為,這些神像都是美好的藝術品,無論是雕刻法和色澤,或神像背後的民間故事,都帶有旺盛的生命力及許多重要資訊。
龐書樵說:「我的蒐集不是為了名聲,也不是為了牟利,而是希望推廣和教育」,讓台灣文物所散發出來的光芒,不再是束之高閣,而是給更多人欣賞。
龐書樵和妻子將十多年來的收藏心血放上網路,成立了「老東西線上博物館」網站,附有中英文對照。「這些東西不會永遠留在我的手上,但只要在我的手上一天,我希望能讓大家欣賞這些台灣民間信仰的藝術美」,龐書樵歡迎「有緣人」來宜蘭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