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與檯子 未完的連載

文/林黛嫚 |2015.08.13
1193觀看次
字級

文/林黛嫚

報紙上的長篇連載有著悠久的傳統,自晚清連載小說問世以來,連載便深受人們的歡迎與喜愛,其文化生命力經久不衰。很多小說家是由連載培養出來的,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最初也都是透過連載與讀者見面的。民國初年,張恨水的小說《春明外史》在《世界晚報》連載過程中,曾出現每日下午讀者在報館前排成長龍等待購買報紙的場面。

台灣一九五○、六○長篇小說盛行,完成的作品先在副刊連載,再出單行本,有了副刊培養出來的閱讀人口,出書時自然是暢銷保證,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等自不必說,文學作品也是相同模式,張潄菡的《意難忘》、華嚴的《智慧的燈》、郭良蕙的《心鎖》都是如此,就連張愛玲一九七五年寫完《小團圓》後,也曾兩次寫信給她的好友宋淇夫婦,希望這部小說在港台的報紙上同時連載,報紙連載在作家心目中的地位可略見一斑。

有些人看報紙先看副刊,看副刊先看連載。台灣的報紙一向有再利用功能,過期的報紙可以用來包燒餅油條,臥龍生的武俠小說《飛燕驚龍》在《大華晚報副刊》連載,後來的《玉釵盟》在《中央副刊》連載期間,很多人到豆漿店吃早餐順便看連載小說。童元方也說過她讀北一女時,每天早上到早餐店,點一杯豆漿,看《聯合報副刊》上連載的瓊瑤小說《月滿西樓》,當時是這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陪她度過慘綠的苦讀歲月。

對副刊編輯來說,長篇連載除了兜攏住讀者每天準時收看,另一個作用是版面上有固定的空間放長篇連載,傷神集稿的部分省去至少四分之一。

《中央副刊》由於讀者結構較為特別,倒是一直可以維持長篇連載,其中最熱門而且歷久不衰的連載就是京夫子的演義小說。

據說京夫子的書在台灣叫座是從《毛澤東和他的女人們》開始,而在《中副》開始連載則是《京華風雲錄》四部曲,包括《北京宰相》、《西苑風月》、《夏都誌異》、《血色京畿》,京夫子這些作品人物形象飽滿、語言對白蘊含智慧、歷史大關節的敘述氣勢磅礴,微觀小場景的描繪細致入微,許多讀者追著讀,認為中共的當代史總算有了一部如《三國》、《隋唐》般令人拍案叫絶的演義。

或許是連載時間太長,至少超過十年,壓縮了其他作品發表的空間,自然也有雜音,有一段時間《中副》上另一個摘錄的連載,是大陸作家唐浩明的歷史小說《張之洞》,社長室就曾接到讀者打來反映的電話,說是,「難道《中央日報》就只能靠這兩個湖南共產黨嗎?」幸好時代不一樣了,那個撿字工人因為把「中央」排成「中共」而從撿字房消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中央日報》結束時,《重陽兵變》還沒有連載完,不過我已經跟作者及讀者都預告了最後一天刊登的日期,當時還有很多讀者打電話來問,那麼《重陽兵變》的結局怎麼辦呢?「放心,放心,會出單行本」的回答不知道有沒有滿足京夫子的紛絲,不過,我們也都知道,未完的豈只是《重陽兵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