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寧
傳統的婚禮,多半是行禮如儀加上喜酒。但這一代的年輕人,多半會在婚禮中加上音樂,而且除了請人或樂團演唱之外,更有一些是由當事人或家人上台表演。
一位醫生朋友,就在嫁女兒時上台展現他苦練多年的薩克斯風。另一位朋友還索性把他的薩克斯風隊友們全找齊,來個大合奏。
如果新郎或新娘本身就頗有才藝,就自己登台表演一番。兒子一個朋友的婚禮上,就是先由男方的母親登台唱歌,歌喉不錯的新郎倌聽了心癢,乾脆也走過去跟媽媽合唱,讓所有來賓與站在台上的新娘全都報以熱烈掌聲。
新人父親唱歌的例子並不多見,但能夠上台的,絕對是有兩把刷子。
阿美就告訴我,她先生一向話不多,口才也不怎麼樣,但女兒結婚典禮上,他竟然鼓起勇氣上台為最疼愛的寶貝女兒唱了首歌,讓許多人都跌破眼鏡。
阿美說,她先生選的歌是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中的主題曲〈日升、日落〉。當先生唱出「當妳還是個小女孩」等歌詞,布幕上又打出女兒小時候的可愛模樣時,令許多人感動得眼眶都紅了。當時,她還瞄到老遠從國外趕來參加婚禮的親家母,也忍不住跟著一起輕輕地唱和。
婚禮後,甚至還有人在讚美之餘,也向他們打聽這首歌的歌詞,想要在以後自己女兒出嫁時,也能依樣畫葫蘆一番。
「妳怎麼不一起上台去唱?」我們問阿美。她卻用了一個有趣的表情答覆我們:「妳們不知道我天生五音不全嗎?如果我也唱,那台下的人就不是感動而是哄堂大笑了!」
有人聽了阿美先生的故事後,問她:「妳先生事先有練習嗎?」她眉一挑告訴我們:「當然有啊!他事前在家裡練了好幾個晚上呢。他唱歌的調子比較慢,好在我們請的樂隊很配合,跟著他的節拍慢慢地演奏,所以效果很不錯。」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打電話給兒子,問曾經組過樂團的他,以後結婚喜宴上,要不要也來點這類餘興。沒想到,他一口拒絕:「媽,姐姐婚禮上有朋友表演鋼琴雙手聯彈已經夠了,我看我就免了吧,不用太俗了。」
「什麼叫俗?」我暗自嘀咕,轉念才想到:人家八字都還沒一撇,我急個什麼勁兒?
(本專欄每周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