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然
上中班的孫女,好動又搞笑,下課後,只要做她有興趣的事,如塗鴉、剪紙藝術,或辦家家酒都超級主動,常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唯獨寫功課時非常被動,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十來個字須耗上幾個小時才能完成,讓我傷透腦筋。
為了矯正孫女的被動,我絞盡腦汁,苦惱何時才能讓她自動寫回家功課。煎熬了一段時日,突然茅塞頓開,既然必須盯著她寫功課,何不與孫女玩「她當老師、我當學生寫功課」的遊戲。以她的功課為範本教我寫字,讓她有分榮譽感。孫女一聽要當老師,樂不可支,我也允諾寫完作業一起看益智卡通。
我用兒子繪圖捨棄的廢紙或廣告紙當作業本,孫女一副老師的架式發號施令,她寫一個字,我跟著寫一個字,看我寫好了,她趕緊繼續寫。偶爾還會蹦出一句:「暫停。」我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她字寫歪了,需要修正。中途還大搖大擺地走過來關心或糾正我寫的字,我便俏皮地說:「謝謝老師的指導。」這時,孫女的尾巴都快翹起來了。
每當我寫完一行字,她就在作業旁邊用鉛筆打個勾,表示寫對了,一副得意的神情。心中暗喜,這項創意點子奏效,孫女不但有成就感,還聚精會神專注在寫字上面,不知不覺回家功課就在這種模式中完成。我幫孫女在作業簿上簽名,她也在我的寫字本簽上一百分,祖孫倆就沉浸在這種成就的喜樂中。
從此,孫女每次下課,便迫不及待邀我玩「老師、學生寫作業」的遊戲,無形中,她已養成專注寫作業的習慣,而且視寫功課為輕鬆快樂的事,已化被動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