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系列評論19 台灣移民現在是第幾代了?(上)

趙無任  |2015.07.27
1594觀看次
字級

在台灣的人,可以說大多是來自大陸的移民,所以在社會上有一句話:「這是第幾代移民? 假如從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到台灣算起,至今已四百年左右,如果三十年算一代,應該也有第十五、六代了。就是光復後移民到台灣的人,現在也有三、四代,甚至第五代了。

從第一代、第二代、第五代、第十五、十六代的移民,無論他是第幾代,在台灣有什麼不同嗎?假如第十五代以前的老移民,他們的子孫,現在還在台灣偏遠的海邊小漁村以撿木柴、種蔬菜、捕魚維持生計;或是第三代、第五代的新移民,已經在都市建設高樓,享受現代的文明生活,他們都各有所取、各自發展。第幾代移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台灣的移民。

我們的政府不是積極要吸引海外人士、企業來台灣投資嗎?從過去到現在,多少台灣人出走到其他國家去做投資移民,也有多少人到台灣來做投資創業,政府都表示萬分歡迎嗎?為什麼?他們對台灣的經濟成長有所幫助,他們會帶動社會的進步。何況我們自己同胞,你還要分第幾代嗎?還要分本土派、不是本土派嗎?

假如,我們只是想到自己是老移民,不為台灣謀發展,台灣的未來又在哪裡呢?假如沒有移民者在台灣的努力,沒有移民者帶來經濟的發展,台灣現在還是一座荒島,我們的成就又在哪裡呢?

舉例說,從過去鄭成功制定法律、興設學校、屯田墾荒;到沈葆楨修築台南億載金城、八通關古道、恆春城、調整行政區域規劃、廢除一切對台限制禁令等;劉銘傳清理賦稅、發展交通、鐵路、電燈,設立新學堂,以及丘逢甲為了台灣人尊嚴,多少次抗日行動等等,他們都為台灣近代化奠定了基礎,這些算是比較早期移民的建設。

之後,像大家熟知的台灣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陳家等五大家族,對台灣的政經建設,都有巨大的影響。好比高雄的陳啟川家族,祖先渡海來台,原以農漁為生,到了日治時代,父親陳中和得到日本人給予的機會,經營鹽業,發展台灣最早的糖業。後來陳啟川、陳啟清、陳田錨等從政,其家族企業可謂稱霸南台灣,這算中期的移民。

還有,曾祖父來自福建泉州的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他出身於茶農之家,早年在嘉義以賣米糧開始,後來遇到台灣光復後的新移民企業家趙廷箴在經濟上給予協助,他發展的台塑事業,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象徵。

又好比,嚴家淦公布幣制改革方案、任顯群發行「愛國獎券」,陳誠實施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並且把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農林、台灣工礦等四大公司放給人民認領等等,還有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使得台灣從農業社會走上工業社會,從貧困中脫穎而出,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這許多新舊移民的合作,我們都要給予讚美。

因此,無論是新移民,無論是老移民,我們都不強調,我們重視的是,他們都是同胞,都是對台灣有貢獻。

不幸的是,我們看到因為政治鬥爭給予人民的迫害,真是罄竹難書。像與日本抗爭發生的牡丹事件、北埔事件、雲林大屠殺、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苗栗事件、關帝廟事件、南投事件、大甲及大湖事件、東勢角事件、六甲事件等,犧牲人命不知多少。

尤其,光復後擔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的陳儀,因為不了解台灣移民的心聲,以官僚姿態來施壓,顢頇殘忍,在二二八事件中犠牲的老移民,我們很為他們感到悲傷。這是對台灣社會最大的傷害,造成了新舊移民的隔閡,可以說他對不起台灣。

在發生二二八事件期間,跟隨國民政府到台灣來的新移民,很多都是大陸的菁英人士;其中,也有許多人在事件中喪命,只是由於他們單人在台灣,沒有攜家帶眷,所以他們的犧牲,也沒有被記錄,但那許多人士對台灣的成長進步,不能說沒有重大的貢獻。

僥倖存活下來的這許多新舊移民,我們也看到很多感動的故事。在台灣早期的老移民,保護了新移民的生命,讓他們躲藏,避免他們遭受殺害;外省的新移民,也保護台灣的老移民,免得他們受到池魚之殃。老移民、新移民,你幫我,我幫你,展現了人性最可貴的情操。只是少數官僚這種殘忍的行為,留下至今無法彌補的傷痕,說起來真是罪大惡極。

陳儀最後在一九五○年伏法,得了報應,這也算向台灣民眾懺悔謝罪。到了今天,我們只有希望「冤家宜解不宜結 ,抛棄過去不好的歷史,把這段仇恨放下,珍惜現在的自由民主平等,重新建立我們同胞的感情。 (明天接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