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

文╱林薇晨 |2015.07.22
4260觀看次
字級

文╱林薇晨

茶餘飯後,水槽裡一座小山,大碗載著小碗,小盤疊著大盤,長箸短匙參差其間,靜水不生波瀾。看上去亂中有序,像一套玲瓏繁複的擺設,本來就該在那裡的,繼續這麼擱著,也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呢,一顆心不免也晃悠悠,懸在那裡,因為知道是藉口。

碗總是要洗的,如同人生裡許許多多必須面對的難關──幸而洗碗是較輕微的一關。

綠咖哩、藍起司、黃芥末、絳紫櫻桃汁;細細追憶,碗盤上這滿目汙垢原來何嘗不是筷子叉子下那斑斕珍味?盛過羅宋湯的骨瓷碗上,膩著一圈橙紅的油。抹過吐司麵包,銀製餐刀上凝著金澄澄蜂蜜。炸蝦捲碎屑又薄又脆。燙空心菜的一鍋滾水給染得淡青。燕麥飯鍋巴。海苔醬遺跡。壺底殘茶。杯沿可可漬。蛋糕上的草莓啖盡了,酸甜入心化為烏有,金邊描花碟子上留下一抹霜雪似的鮮奶油。餐點的旅途,從鍋碗瓢盆至口腔再至胃袋,從容器至容器再至另一隻容器,轉換過程總難免造就些許殘膏賸馥,不該惱。浪漫一點的人,或許可當那是大快朵頤的餘興,饕餮轆轆造訪復又遠去的足印;切實一點的人,只有挽起袖子,補寫一個乾淨的了局。

於是水龍頭就扭開了,一道筆直的熱流,生出輕煙。

洗碗的時候,我很安靜,竭力撙節任何一點清水與聲響,深怕驚擾了誰似的。可是我會放音樂,不多不少,就五首歌,大約二十分鐘工夫,歌唱完了,碗也洗好了。碗盤餐具積累的分量決不超過五首歌。然而,我喜歡研究每一隻碗盤杯杓的細節,往往耽看它們的花色、紋理、光澤、弧度、頑垢、刮痕與裂縫,雖是日常親近什物,唇齒相依的,畢竟只有此時能夠悉心檢視與撫摩。洗著洗著,便陷入沉思了。一枚圖騰固然可以闡明一隻器皿的烜赫身世,一道缺口卻更能夠彰顯它的實用價值,如同兵卒胳膊烙下的疤瘢,比任何勳章,都更榮耀。

當然,我也會細嗅洗碗精那理智的香氣,體會泡沫緻密的觸感,雙手白茸茸裹著碎沫,這裡一嘟嚕,那裡一嘟嚕,像冬天裡戴的美麗諾羊毛露指手套。而我,僅是機械式地重覆一樣步驟:按壓。揉搓。沖洗。讓熱水沿著盤緣與指尖淌下或滴落,晶瑩或紛濁,蒸起滿面氤氳。

儘管歌曲播著,我也聽著,它卻漸漸入不了耳,哼哼唧唧流過去了。宛若水花,宛若渣滓與泡沫星子一般,淅淅瀝瀝流過去了。或者,流向遠方的,其實是我的靈魂呢?或許也並不遠,不過是闖進方寸之間而已。如此寂寥時刻,我又逐一滌蕩心裡那排山倒海的骯髒碗盤,磕磕碰碰地,一件有一件的罅隙,一回有一回的血珠。只有在不知為何緊緊捏著海綿,捏得滲出泡沫時,我會幡然醒悟,彷彿那軟弱受榨取的是我。

碗盤漸盡,水槽見底了,便可清楚看見排水孔外圍繞出一圈淺淺的漩渦,宛若一朵重瓣山茶,透明的。待得花開,我知道,這場洗刷就要完結了。碗盤濯畢,齊齊整整歸折至烘碗機裡,好好給烤個三十分鐘,一切又將乾燥如昔,鮮潔如昔,於是胸臆牽掛著的諸般瑣務,又理好一樁。這個時候,我總是感到十分舒坦,並且再度恭敬地領悟:所謂心曠神怡,到底也不過就是一方空落落的水槽,何其簡單。

然後,我會想像自己是一隻盡責的鬧鐘,風塵僕僕跑了一日,又回到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