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日前宣布,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決定參加預定十一月八日舉行的全國大選,同時不諱言,如果「全民盟」獲得大勝,就將推動修憲,讓她可以競選總統。
以緬甸當前的政治生態及結構來看,翁山蘇姬是否能如意,其實存在著很大疑問。
一般預料,如果大選公正進行,「全民盟」應該能獲得大勝,而在大選之後,新議會將選出下一任總統。
但是民間聲望很高的蘇姬卻不能參選總統,因為緬甸憲法規定,配偶或子女是外國公民者,不能成為總統。翁山蘇姬的兩個孩子及已故丈夫都是英國籍。
就在上月二十五日,緬甸議會才否決降低修憲所需百分之七十五議席支持門檻的議案。
依照緬甸的現行憲法,修憲必須有議會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支持,但是憲法同時保障軍方可以未經選舉即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議席。易言之,只要軍方議席採取同一投票立場,緬甸的憲法根本沒有修訂的可能。
在年底的大選中,代表少數民族的政黨也有可能崛起,成為足以削弱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聯盟的第三勢力。「全民盟」和執政的「聯邦鞏固發展黨」都以緬族為主,而少數民族對於緬族向來沒有好感。
就緬甸當前的政治生態而言,「全民盟」已經不可能複製一九九○年那次「壓倒性」的勝利。
一九九○年,「全民盟」在四百九十二個議席中,狂掃三百九十二席,占了百分之八十三。但當時的軍政府以修憲尚未完成,拒絕交出政權。直到二○一○年才再舉行大選,同時宣布一九九○年大選無效。
「全民盟」的那次「壓倒性」勝利,就這樣成了一個無聲無息的「歷史名詞」。
梁東屏(泰國/東南亞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