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生長在台灣真幸福;政治民主、言論自由、社會開放。
外國朋友更羨慕我們,大小選舉不斷,人人當家作主,愛選誰就選誰,想罵誰就罵誰。
台灣人真的這麼幸福,這麼自在嗎?也許是,也許不是。
每當選舉一到,台灣的氣氛明顯起了變化,社會氛圍變得詭譎晦暗,平常融洽相處的親友鄰居,因支持的黨派、人選不同,變得疏離隔閡。
同事、同學也常因支持者不同,各為其主,爭得面紅耳赤,不相往來。甚至一家人也吵成一團,許多家族有了默契,相聚一起不談政治,忌說選舉,更不提候選人。
甚至因地域不同,支持黨派、候選人各異,而有了「南台灣」、「北台灣」的感覺,好像就要分裂,原來的和諧、友愛、關懷蕩然無存。
民主是多少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才爭取到,得來不易,難能可貴。民主政治制度更是多少專家、學者用智慧、經驗,辯解論證,設計而來,非常珍貴。
只是人人都想當老大,人人都想成領導,更多人想得名利,使政治成為政客耍玩的舞台,選舉成為政客操弄的戰爭,政客多,政治家少,謾罵攻訐,不談政見,民治政治變質是必然,而不是偶然,選風日下,選舉變質,並不意外。
要辦好選舉,做好稱職候選人很簡單,《人間福報》推出《台灣選舉系列評論》開宗明義就指出,只要從政者以禮記大同篇那幾句話做為努力目標,人民就會幸福,政治就會清明,換句話說,候選人只要將禮記大同篇當作政見,向選民承諾努力實現,選民就會支持相挺。
《台灣選舉系列評論》也把台灣選舉亂象一一指陳,一一剖析,一一針砭,希望參選人能檢討改進,不再犯錯。
選民也要睜大眼睛,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因小失大,賣票買票,讓賄選壞了選舉,敗了民主。
主管單位對違法犯紀的行為無論候選人或選民都應重懲重罰,弊絕風清。
《台灣選舉系列評論》像一帖良藥,能治選舉百病,值得候選人、選民三思。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