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林義傑穿越沙哈拉沙漠的壯舉是開春後媒體的一版頭題,事實上,在沙漠上乾渴跑了一百多天的「超人」背後還有一個幕後英雄,他就是一九九八年因「心靈捕手」獲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的麥特戴蒙。為提供非洲乾淨的水源,他發起「非洲之水」記錄片募款,林義傑是「演出的角色」之一。若非麥特戴蒙幕後操刀,三人之中的林義傑不會「無緣無故」的跑到非洲,雖然這是他的夢想,但總要有人出錢出力。
這位好萊塢金童五年前來過台灣,如果說,「心靈捕手」是一部關於天才的電影;那麼,他就是好萊塢在世紀末發現的一個IQ兩百的救星,他和一般巨星迥然不同。
父親是股市經紀人,母親是大學教授,幼年時,麥特有學習障礙,曾接受特殊教育。他曾經期望成為一位籃球員,然而,母親教導孩子多從事有益於公眾的創造性活動,這可能就是他為非洲人發起愛心募款的開端。
麥特十六歲立志走演藝路,高中畢業後進哈佛大學修英國文學,不過此時的他卻醉心於拍戲,雖然都是小角色,卻讓他樂得放棄學位,只差十二個學分便能畢業,麥特戴蒙還是選擇星路,告別最高學府。
向來戲路偏向知性路線的麥特戴蒙「靜極思動」,在「神鬼認證」中大展拳腳身手,為符合導演的要求,天天健身,並接受嚴格武術訓練,之後,他有了到沙漠尋水的發想
一趟有台灣選手參加的沙漠長征,讓麥特戴蒙又建立了另一種特立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