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的袁奶奶,是幸福農場的「開心奶奶」,因為種菜,跟鄰居都成為好朋友。圖/記者邱麗玥
自從幸福農場啟用後,不少社區居民每天在菜圃互動,從陌生人變成了好友。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地方將窳陋廢棄建築等閒置空間,營造成綠意生活庭園、幸福農場,提供居民「運動兼種菜」,也讓小朋友了解果菜的種類和成長,落實食育從小教起,男女老幼逗陣「享受健康」。
松山區復建里袁奶奶,平時一個人生活,鮮少與人互動。自從有了「幸福農場」,遇到耕種的左鄰右舍,彼此問候,有說有笑,溫暖了她的心。袁奶奶成了幸福農場的「開心奶奶」。
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李碧慧表示,為響應台北市健康減重政策,推動健康體重自主管理,並營造處處能運動、時時可運動、人人都運動的氛圍。
她強調,「健走」是最容易執行的運動方式,尤其適合銀髮族。
幸福農場有了口碑,經常有人參訪,不少幼稚園、託兒所老師帶小朋友前來參觀,摸摸葉子,聞聞氣味,實際了解蔬果的栽種以及種類。由於食安的問題頻傳,專家學者認為應該加強食育,從小做起,由幸福農園提供食育的園地。
松山區經由「致胖環境」評估,將區內公園、公司等空間建構六條公司行號、十六條綠地公園等健走步道,營造田園城市,幸福農場健走步道長一百六十公尺、走一圈可消耗五大卡,並將健走步道融入生活,帶動樂活新風潮,並加入慢食美食新觀念。
李碧慧提醒,肥胖為國人頭號殺手,十大死因中有八項均與肥胖有關。
研究證實,減輕適當的體重(減少原始體重的百分之五至十)即可減少罹患與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或嚴重度,尤其是降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險性。
民眾每日減少攝取五百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三百大卡熱量,加上增加體能活動(如出門種菜)多消耗兩百大卡,就可達到每周減重零點五公斤、一個月減重兩公斤的成效。李碧慧笑稱:「銀髮族減重,來種菜就對了!」
復建里里長林坤信表示,運用國防部眷村閒置的空間整治「幸福農場」。創建初期規劃四十八區,今年增至一百六十八區菜圃,以抽籤方式,每年更換認養人,每到晨昏時刻,可見鄰里居民整理菜圃,有說有笑,還彼此交換蔬果。
「以前社區冷漠,相遇甚少打招呼,自從有了幸福農場,居民在菜圃互動,從陌生人變成了好友。」身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