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圖書券 提振讀書風氣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2015.07.13
854觀看次
字級

第十屆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展,日前在首都吉隆坡城中城的會議中心登場,台灣也應邀參加展出兩萬多本台版書。

根據媒體報導,馬來西亞相當重視學生閱讀,將閱讀與國力畫上等號,傾全國之力推動閱讀。

二○一二年起,馬國透過教育部派發「圖書券」,十八歲以上的學生,每年可獲約台幣二千五百元的圖書禮券,一年支出台幣三十億元。此舉不但讓書局生意興隆,也提振全國閱讀風氣。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說:閱讀是教育的靈魂。令人惋惜的是,教育部總是口號多過具體行動。

多年來,李家同教授就不斷呼籲教育部:每年為每位中小學生編列一百元的購書費用。可惜這樣的聲音宛如空谷跫音,從未見教育部採納過。

教育部說閱讀很重要,卻從不投資閱讀活動,學校只能自力救濟,我為了推廣閱讀活動,除了募款成立「百萬購書基金」外,並立下每年為每位師生至少購買一本新書的目標,每年額外投入採購圖書的金額平均約二十五萬元。

雖然投入的經費不少,但是看到師生樂在閱讀,優游於書海之中,讓人深感欣慰與驕傲。

六、七年起,教育部終於動起來了,推出「大手牽小手,閱讀起步走」活動,送給小一新生每人一本新書,以及每班若干團書,但我認為教育部的做法,尚不能滿足學生和學校的需求,因為小一以外的學生毫無受益,其購書費用還是需要學校去張羅,倘若學校主其事者不重視閱讀,或是經濟不佳,募款情況不理想的話,圖書館就要斷炊,學生就沒有新書可看,處此環境,如何能寄望學校閱讀風氣愈來愈蓬勃發展呢?

書,是學生最好的朋友;推動閱讀是學校的基本任務。根據我過往的親身經驗,推動閱讀首重引發學生興趣,而要引起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學校圖書館的藏書要多,而且書籍要新,最好讓學生坐擁書城,看到想要看的書籍。

建議教育部向馬來西亞看齊,發給中小學生「閱讀券」,別讓學校有心想推動兒童閱讀,卻經常要大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吳悅(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