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路寒袖
林之助紀念館開幕了,柳川西路二段一五八~一六二號,當然在柳川旁,那是他任教於台中師範學校(今之台中教育大學)時的宿舍,他在那裡生活、教畫達六十年之久。
林之助生於一九一七年,這是值得慶賀的一年,因為台中火車站、第二市場完工啟用,位於成功路的萬春宮舉辦台灣宗教史有名的「七媽會」,目的為振興工商,和慶賀台灣西部鐵路全線貫通(一九○八年),參與盛會的宮廟除了萬春宮之外,其他分別是:台中樂成宮、梧棲朝元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堪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林之助家境優渥,父母本希望他能學醫,但他愛的是繪畫,不過林之助比許多人幸運,擁有開明、支持他的雙親。林之助十二歲時就早早負笈東瀛,及長,考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習畫,二十四歲即入選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帝展」,展現了他繪畫藝術的天分。一九八五年應蔣勳之邀,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膠彩畫,開創大學美術系學生學習膠彩的風氣,畫壇尊他為「台灣膠彩畫之父」。
柳川、綠川是台中舊城兩條重要的城市溪流,前者近火車站,後者臨五權路。我年輕時的台中印象,出了五權路就是郊區了,所以每次自行車騎到柳川時,總有一種出城的感覺。
所以林之助紀念館屬於台中的舊城區,這裡有不少台中的古蹟、歷史建築,如台中州廳、市役所、府儒考棚、彰化銀行、台中火車站……,之前整理妥善重見天日的並不多,像文化局主管的演武場(現之營運團隊另以「道禾六藝館」名之)算是少數成功的案例。演武場是日治時期,日本刑務(獄政)警察強身練武的體育館,而警察人員的習武之地則稱「武德殿」。對文創產業中文化休閒空間的經營我有一套「婚紗攝影指標」的論述,亦即當一個景點若引來婚紗攝影界的青睞,表示那空間的經營已經成功了,演武場就是極佳的例證。
不過現在最夯的文化景點是台中文學館,它隔著柳川與紀念館斜對相望,四月初才剛開放了前院(即台中文學公園),立即驚艷全國,每逢假日一天常可擁入數千人,民眾喜歡它保持日式建築的素樸雅致,高大親和的榕樹、芒果樹,予人生活化的溫暖,而那壯闊偉岸的氣根瀑布,自面世以來一直都是遊客必拍的取景,不僅婚紗攝影,連各式動漫同人誌也一組一組的前來朝聖。
文學館的內部因需有一年的時間整裝施工,為不讓館舍「閉關」太久,台中文化局已啟動保溫計畫,率先在未來的餐廳舉辦資深攝影家余如季的柳川系列攝影展「水流漫漫」,在照片中我看到之前從未見過的柳川,我高中時的柳川,兩岸皆已搭滿了吊腳樓,中正路與成功路間是估衣市場,常有一些二手的「奇裝異服」,像美軍軍服、日本高校生制服……等,很符合我當時叛逆的風格,再加上其中一家是一位一中張姓學長的媽媽所開,我去過一次後,她即待我如親,因此三不五時我就會前往尋寶,其實主要的還是找張媽媽聊天。
文學不能只有一個空殼子,內部的裝修與設施以為將來的各種展覽,是演繹台中文學的最佳平台,除此之外,文化局今年可完成《台中文學史》、《文學地圖》的出版,厚植文學館內容的基本肌理。
柳川不見浩浩湯湯,唯有涓涓細訴,它在歲月中不捨的流淌著,不知曾經感知畫家的散步佇立,是否記得一雙雙踩踏溪床的赤足,是否聆聽過溪床上鋪設而成的小店,裡面常民那些柴米油鹽的無奈與操煩,以及,我這個桀驁不馴的叛逆文青?
從今而後,柳川縷縷水紋或將是作家書頁的輕吟低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