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世界文明史上的人間宗教

執筆人:黃光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2015.07.08
118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黃光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執筆人:黃光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今年開春以來,因為台北市長柯文哲揭露慈濟功德會計畫在內湖水源保護區興建大樓,引發台灣媒體「圍剿」佛教團體,佛光山星雲大師因而動心起念,在《人間福報》上連續發表《貧僧有話要說》共四十說。

我在開始閱讀《貧僧有話要說》之初,即決心動筆寫「人間佛教與中華文化的開展」。這一個多月以來,一面閱讀《貧僧有話要說》,一面添加並修改文章,深深覺得:我們必須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來看台灣的人間佛教,才能對星雲大師做客觀的歷史定位,也才能了解人間佛教對台灣社會及中華文化發展的深遠意義。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一八八三~一九六九)在他所著的《歷史的根源和目標》一書中指出:在紀元前八○○年至二○○年之間的六百年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軸樞時期」。在這段期間,世界上幾乎是彼此互相隔絕的地區,分別出現了許多思想家,由四位偉大的聖哲分別將其整合成獨立而且完整的思想體系,他們是:蘇格拉底、耶穌、孔子與佛陀。

佛教在漢明帝(西元二八—七五年)時代傳入中國之後,和中華文化傳統互相結合,開始塑造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東亞文明。此後一千年,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和同一時期的非洲並沒有太大差異。

到了十一世紀,十字軍東征前後八次,將希臘傳統帶回到基督教世界,兩者互相結合,導致後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十七世紀啟蒙運動發生之後,歐洲科學快速發展;十八世紀發生工業革命,到了十九世紀,資本主義興起,西方國家紛紛採取殖民主義的策略,往外擴張,並將許多非西方國家納為殖民地。

中國自中英鴉片戰爭之後,便陷入一連串的內憂外患之中,動盪不安的社會條件,使中國的知識社群無法定下心來,吸納西方文明。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敗於明治維新後新興的日本,更使得中國知識分子信心全失。到了五四時期,主張「全盤西化論」的西化派甚至主張「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扔到茅廁坑裡去」,而形成「全盤西化反傳統主義」的意識形態。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撤守台灣之後,「全盤反傳統主義」在大陸發展成為「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造成徹底的破壞。台灣解嚴之後,民國八十三所發起的「教改」運動,也千方百計地搞「去中國化」,從教育領域中將中華文化傳統逐步排除。

儒家倫理與道德,原本是支撐華人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先驗性的形式架構」。然而,在「西化派」的刻意打壓之下,西方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取而代之,成功地塑造出新的「教改世代」,製造出許多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也使得台灣的教育體系面臨崩潰的危機。

時至今日,儒家文化傳統在台灣不僅是「花果凋零」,而且是氣若游絲。幸好有「人間佛教」的依託,它才能繼續支撐住台灣華人的生活世界。我們要想知道台灣的未來,必須先從本土社會科學的角度 說清楚:人間佛教、儒家倫理和西方個人主義三大文化體系在台灣社會中的衝突與磨合,才能夠看出人間佛教對中華文化的開展的重要意義,也才能夠了解為什麼台灣能夠作為中華文化「復健」的基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