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亞投行協定昨天公布成員資格,台灣如何在不被矮化下加入備受關注。政大副教授黃奎博分析,台灣仍可用亞銀成員身分申請,並同時提出以「中華台北」名稱加入。
黃奎博認為,雖然這個辦法難度頗高,但藉由兩岸、外交的雙軌協商,並找對方法,進入亞投行的大門還沒有關。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昨天上午在北京簽署。大陸財政部隨後在官網刊登協定主要內容。
其中,成員資格明訂,「亞投行成員資格向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成員開放。不享有主權或無法對自身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申請方,應由對其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銀行成員同意或代其向銀行提出加入申請」。
台灣是亞銀成員,但大陸一九八六年加入亞銀後,原有的中華民國名稱,被片面更改為「Taipei,China」。
兼任對外關係協會祕書長的黃奎博告訴中央社,其實,台灣若要申請加入,仍可用亞銀成員身分申請,同時提出名稱問題,至少要求以「中華台北」而非「中國台北」名稱加入。他指出,由於亞投行創始成員中沒有台灣的邦交國,很多國家會觀望大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