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希臘總理齊普拉斯二十七日凌晨宣布,將於七月五日就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新紓困方案舉辦公投。在希臘國會激辯中,表決結果以一百七十八票同意、一百二十票反對,同意通過公投案。希臘宣布「公投」,等於承認將在「撙節」與「脫歐」之間做出抉擇,但引發的問題卻比提供的答案更多。《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無論「公投」結果如何,希臘都已處在「脫歐」邊緣。
希臘當前面臨兩項迫在眉睫的挑戰,一是財金,一是政治。首要問題是銀行業,完全依賴歐洲央行的緊急金援才能運作。現在ECB總裁德拉基必須對金援訂定上限(目前為八百九十億歐元)。以希臘目前一天十億歐元的提款速度,政府非實施資金管制不可。銀行現金見底,壞帳激增,經濟將再陷衰退。
第二項挑戰是齊普拉斯須考慮公投的後果。如果公投的結果是「贊成」接受改革計畫,他將很難再繼續主政。執政黨強硬派強力壓迫他不得讓步;但民調顯示,無論齊普拉斯是否繼續擔任總理,執政黨的支持度仍無出其右,即便重新選舉反對黨也不大可能接掌政府。如此一來新政府必須與債權機構重啟紓困談判,但面對的卻是已遭希臘政府拒絕的條件。
如果公投結果是「反對」改革計畫,希臘便可能脫離歐元區,在缺少金援下希臘將陸續對IMF及歐洲央行倒債,而ECB 必須宣布希臘倒債,並完全取消ELA。銀行將崩潰,政府必須另想辦法發放退休年金以及公務員薪水,可能是用「欠條」,「脫歐」大門於焉敞開。
從歐元區的法制來看,歐元區不能把希臘趕走。但如果希臘政府繼續走現在的路,則法律對希臘並無幫助。希臘的選擇很窄。歐元區集團已開始討論「B計畫」,即雙方破裂後將如何處理希臘問題。
德國總理梅克爾已在電話中對齊普拉斯表示,希臘公投就相當於對希臘在歐元區的席位進行公投。這番話雖不夠精準,顯示出希臘距離「脫歐」已經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