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北美大地】機靈的紅狐狸 文/林心雅(Hsin-ya Lin)圖/李文堯(Wen-yao Li) |2015.06.28 語音朗讀 47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狐狸正吃著苔原上的莓果,牠們是雜食性動物,葷素不忌。 ▲聰明的紅狐狸善於利用環境條件,喜歡在乾淨的營地木樁平台打盹兒。 ▲狐狸是雜食性動物,偷了海鳩的蛋作賊心虛,就從我們身旁快速繞跑。 ▲在白天大打呵欠的狐狸,原來牠們一般習性是晝伏夜出,但若食物不充裕,白天也要獵食。 文/林心雅(Hsin-ya Lin) 圖/李文堯(Wen-yao Li)&林心雅(Hsin-ya Lin) 雖然從小就讀過狐狸的故事,在台灣卻從沒見過狐狸。直到二十年前我們到阿拉斯加的迪納立國家公園露營,某天正坐著公園交通車,身兼解說員的司機指著右前方說:路邊有一隻紅狐狸(Red Fox),要大家保持安靜不要喧嘩,接著司機便將車速減到最低,緩緩向前滑行,以免驚嚇到狐狸。 藝高膽大錯身而過 當天同車的夥伴大概跟我們一樣,這輩子從沒見過狐狸,一聽到司機這麼說,大家爭先恐後擠到公車右邊窗口,趕緊把車窗打開,拿起相機待陣。令人不敢置信的是,那狐狸嘴裡居然叨著垂死的極地松鼠!狐狸見車來,立刻鑽到路邊灌叢中。身長連尾不到一公尺,那棕黃身影在秋天的苔原中仍然顯眼。公車緩緩向前滑行,牠就在苔原中鑽來鑽去,待落到車子後方,牠又回到土路上。 司機停下車讓大家有機會看個仔細,牠便愈加大膽,乾脆從車旁疾步而過。看著那迅捷的身影,大家都興奮莫名。從未目睹動物獵食的真實景象,當我見到狐狸啣著獵物這般「弱肉強食」活生生的畫面,那激動心情真是難以言喻。若非司機事先囑咐要安靜,那麼生動的情景肯定會讓全車譁然。 聰明機靈聽嗅皆敏 其實我們很幸運,因為狐狸習性一般是晝伏夜出,但在食物較缺乏的荒僻之地,白天也會出來覓食。因其行動敏捷,很難被發現。我們之所以能在路上看到,是因狐狸會利用公園土路做為獵食的「高速大道」:牠們記憶力強,會把暫時不吃的獵物小心埋藏在道路附近隱蔽之處,待要打道回府再沿途拾取,將獵物一起叼回家,而走在寬平土路,滿嘴獵物才不會被草叢灌木絆纏。像這般會善用有利的環境條件讓自己活得輕鬆些,真的很聰明。 紅狐狸學名Vulpes vulpes,中文又稱赤狐,食肉目犬科狐屬,分布範圍除了北美,還有歐亞大陸及北非地區,是食肉目中分布最廣者。牠們身長七、八十公分,體重五至七公斤,尾巴蓬鬆,長度約莫體長之半,尾梢呈白色。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機靈而適應力強,在各種地形都可能出沒。 除了繁殖期間,平日牠們喜歡單獨行動,腿腳雖短卻跑得很快,據稱追擊獵物時速可達五十多公里。是雜食性動物,無分冬夏,全年覓食,且葷素都吃,主要包括野鼠、松鼠、野兔等,也吃蛙、魚、昆蟲、野鳥和鳥蛋等。在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人盡皆知,可見牠們連水果也吃。 隨手偷蛋身手不凡 說到狐狸偷蛋,後來我們在阿拉斯加更荒僻的圓島便曾親眼目睹。在島上,幾乎每天都會和狐狸不期而遇,因為牠們會在營地乾淨的木樁平台睡覺,或利用步道到處趴趴走──善用有利的環境條件當然比較省力氣,不用在草叢鑽來鑽去。 某天近午時分,我們瞥見一隻狐狸躡手躡腳從身旁的草叢竄出,沿著步道上坡,不一會兒消失無蹤。約莫不到半個鐘頭,卻見那狐狸又沿著步道走下坡來,嘴巴銜著一個淺綠橢圓型的東西。我本以為是玩具,等牠走近一看才發現,赫,竟然是一顆海鳩的蛋! 還好當時相機就掛脖子上,立刻拿起相機拍照存證。狐狸見狀,可能感到「作賊心虛」,隨即往海邊跑去,隱身遠處草坡中。 過了幾天,在西北懸崖邊,又看到對面崖坡有狐狸想偷蛋,見牠一路嗅聞,身手矯捷走下崖壁育雛區,除了鳥蛋和剛孵出的幼雛,連成鳥都是覬覦目標。小小海鳩如何也抵擋不住狐狸攻擊,只能一邊淒厲大叫,一邊驚慌飛離,若不趕緊逃命,恐怕自己也將命喪狐口下。 求生之道無可厚非 讓我訝異的是,狐狸在短短時間內就上下一段陡坡,輕而易舉偷一個蛋,行進間還不會把嘴中的蛋弄破,好像去自助餐廳領個蛋當點心似的,一派輕鬆自在。那麼陡峭的崖壁都能來去自如,可見本領多高超,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都說狐狸生性多疑,因此中文有「狐疑」一詞,其實那是因為狐狸在行動前會先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牠們還常用計謀捕捉獵物,不像一般犬科動物多用直接追擊方式,因此人們也會用「像狐狸般的狡猾」來形容愛用詭計狡黠之人。狐狸還具有尾腺,在必要關頭能施放奇特的臭味嚇退敵人,因而有所謂的「狐臭」和「狐臊味」,還有「狐狸精」,不知是否因為牠們常在夜間行動的關係呢? 然而這些都是狐狸求生之道,原本無可厚非,不是麼? 前一篇文章 無尾熊愛抱樹 目的可能為降溫 下一篇文章 救傷野生動物 不如共生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相遇.在北美大地】角海鸚 可愛如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