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先生昨與家人現身醫院,感謝北榮團隊讓他重獲新生。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十九歲吳松為菸齡四十年,八年前被診斷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喘到幾乎無法正常生活,兩年前呼吸衰竭氣切、臥床仰賴呼吸器過活。幸運的是,今年五月等到合適捐贈者,由台北榮總移植團隊「種」上新右肺,恢復良好。
吳松昨與家人現身醫院,感謝北榮團隊讓他重獲新生。北榮肺臟移植團隊指出,國內「捐肺」短缺,肺易受感染,適用於移植的更少,對於使用呼吸器超過二十個月的「末期阻塞性肺病變」患者,能成功完成肺移植手術,並於短期出院,實屬難得。吳松為北榮成功完成的第四例肺臟移植案例;早在一九九一年,北榮肺臟移植團隊即完成國內也是亞洲第一例的肺臟移植手術。
許瀚水說,吳先生除了肺臟之外,其餘器官功能都算良好,雖然二○一二年就決定換肺,但始終沒有適合的配對者,等了將近三年,直到今年四月,一名因車禍腦死的二十二歲男性大愛捐贈。捐贈者身高一百七十八公分,相較身高僅一百七十公分吳先生,符合「大肺換小肺」的條件,儘管只有右肺臟堪用,醫療團隊仍決定移植。
許瀚水指出,換肺存活率並不高,國外五年存活率約五成,在台灣術後一年則只有約一半病患存活,且五年的排斥率高達六成,比起換肝、換心,肺部是所有器官移植排斥率最高、存活率最差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