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大領導學程,要二十五個學生募款五十萬元到南湖大山去進行訓練,任課教授表示目的是希望讓學生接觸真實社會,並說明「為什麼我是值得補助的人才」,我認為教授的用意極佳,但課程未顧慮社會福祉,格局顯得過於狹隘。
「領導學程」是台大引以為豪的特色課程,前台大校長李嗣涔便曾說過,這個領導學程的目的在培養台灣總統,既然如此,「領導學程」的格局就應該宏大。
這次登山募款之所以造成不佳的社會觀感,主因在於學生登山只是向他人伸手要錢,自己甚至一毛錢都不願意花費,台大的「領導學程」應該不是要培養學生這種坐享其成的態度。
「領導」不應該是追求「權力」與「財富」,格林里夫曾提出「僕人領導」的概念,領導是一種存在於實踐中的無私領導哲學,領導者透過以身作則,藉以發揮領導的效用。
倘若這次台大學生是募款幫助弱勢族群,在這種立基於服務社會的概念上,相信更能讓國人見識到台大領導學程的高度視野。
我們希望台灣社會的領導者應是關懷社會,一切以人民的福祉為依歸,「領導學程」應該培養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觀念,這種情意面向的培養,絕對是台大「領導學程」不可忽視的要點。
廖經庭(桃園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