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應併校 改善教學品質

凌傑(新北市/退休教師) |2015.06.22
972觀看次
字級

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開出五帖藥,來救偏遠教育。

我出身戰地政務時代的外島馬祖,雖然當年的教育環境不如現在,但是不論是班級或人數都是現在的好幾倍。

在解嚴前,個人有幸返鄉擔任教職,雖然大環境稍有改善,但是照顧教師的條件依然不足,而我們仍甘之若飴。

即便是沒有任何津貼的晚自習與寒暑假輔導課程安排,每一位老師的選擇犧牲奉獻變成傳承,直到這些年,地區有了補習班,才大大改變。

只是隨著軍管不再,駐軍大量撤守,因為營生不易而遷居台灣本島的在地鄉親多了,也因此讓原有的四鄉的國中小人數銳減,馬祖的小校小班少人數成了「特色」。

話說回來,以離島馬祖地區而言,小型國小占大部分,基本上該採取併校是最符合教學、經濟效益,但是因為地方人士的反彈,以及如何解決原有師資調校問題,基於「和諧」,當教職員工比學生都還多的事實,便見怪不怪。

我曾建議南北竿、莒光與東引各整合為一國小,第一階段被整併的國小改為分校,透過主任繼續引領原有的師生。當能夠達到共識後,併校變成合乎教學環境的學校。

為了讓教學的品質更好,以馬祖當下的在地便利交通而言,併校應該是最佳的選擇吧!

東莒的確是個很適合老人與小朋友生活、學習的環境。所以我建議,如果有願意對偏鄉投資教育的有心人士,何妨與連江縣府合作,以「公辦民營」方式接管東莒國小。

保留原有願意留下來教學的老師,另外甄選願意到馬祖教學的年輕老師,增強師資陣容。

凌傑(新北市/退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