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統計處昨公布一○三年國人死因十大死因,癌症連續三十三年居冠;整體「死亡發生時鐘」三分十三秒,較前一年快轉十一秒;癌症「死亡時鐘」則比一○二年快了二十秒。平均每十一分二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最致命的為肺癌與肝癌。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陳憫表示,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前一年相較,「肺炎」與「糖尿病」順位對調。另,自殺居第十一。
陳憫指出,「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三十三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死亡人數為四萬六千零九十四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三,較一○二年微降百分之零點二,較十年前下降了百分之八點八,近年來呈現「緩降」趨勢。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一)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二)肝和肝內膽管癌(三)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四)女性乳房癌(五)口腔癌(六)前列腺(攝護腺)癌(七)胃癌(八)胰臟癌(九)食道癌(十)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衛福部公布前年國人十大死因,發現年輕人死亡以「事故傷害」為主要原因,中老年人則以「惡性腫瘤」居多。除年齡因素,十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上升者有六項,包括肺癌、腸癌、乳癌、胃癌、胰臟癌和食道癌,其中又以「食道癌」上升百分之四點九最多;下降者則以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降百分之十二點九最明顯。
進一步分析發現,與國人預期可活存年數七十歲相比,一旦罹患乳癌,將比一般人少活十六點一年,其次為口腔癌十五點九年、子宮頸癌十五年。這些癌症皆易早發於年輕族群,國健署目前提供國人「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四大癌症免費篩檢。
103年十大死因排行榜
死因 死亡人數 死亡時鐘
1.惡性腫瘤 46,094 11分24秒
2.心臟疾病 19,400 27分05秒
3.腦血管疾病 11,736 44分47秒
4.肺炎 10,352 50分46秒
5.糖尿病 9,845 53分23秒
6.事故傷害 7,123 1時13分47秒
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6,430 1時21分44秒
8.高血壓性疾病 5,459 1時36分16秒
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4,962 1時45分55秒
10.腎炎、腎病
症候群及腎病變 4,868 1時47分58秒
資料來源/衛福部統計處 整理/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