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宣布,六月二十九日起,鬆綁融資融券限額,回歸授信機構自行控管。曾銘宗強調,國外市場幾乎沒人管制單戶單股授信上限,這是個「不合適」的規定,放寬後,大戶尤其受用。
曾銘宗說,現行制度自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實施,至今已三十五年,這種對單戶單股都設有融資融券最高上限的控管方式,「根本不合適」;他舉例,就像曾經是台灣首富的王永慶,若去買股票,過去只能借個幾百萬或上千萬元「但這根本不合適」,未來放寬後,只要信用及交易紀錄佳,融資融券上限將會更高。
曾銘宗還說,到今年六月十日為止,融資餘額一千九百零五億元、融券張數約三十九萬五千四百一十張,未來回歸券商控管,融資、融券量應會放大,投資人取得融資券服務,也會更便利,「尤其對大戶更有幫助」。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麗真說,目前市場有三十八家授信機構提供融資融券服務,未來放寬後,回歸券商自行控管,各公司應會依照投資人信用狀況及交易歷史紀錄來決定融資融券上限,並將訂定相關風險控管程序。
但也有投資人認為,此時鬆綁融資融券限額,因為台股漲跌幅已放寬到百分之十,投資人若貸款金額大幅拉高,跌幅拉大時「可能加速斷頭」。不過曾銘宗表示,券商應做好授信控管,投資人也應該有風險意識,應不至於有加速斷頭的情況。
曾銘宗還說,融資融券限額鬆綁,也是活絡整個交易制度的一環,應會對投資人有幫助。至於大戶問卷的調查結果,曾銘宗說,目前已有百分之八十四左右回傳,調查結果將由證基會對比分析,相關分析出爐後會再確定政策檢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