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將擴大僑生留台工作「新藍海」。行政院長毛治國昨拍板,高職建教合作專班、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畢業僑生未來將適用「評點配額」制度,可申請留台工作。新制盼能填補台灣技術人力缺口,並為東南亞台商培養幹部,讓僑生成為我國拓展東南亞市場的經貿尖兵。
過去僑生想留台工作,除要先找到工作,還須符合月薪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一元以上的「高門檻」,留台僑生多以從事高科技產業為主。政府去年七月起推動海外僑生「評點配額」機制,開放大學畢業僑生只要具備專業技能、語言能力、工作經驗等條件,就可申請留台工作,不受「高月薪」門檻限制。
僑委會盤點發現,去年七月到今年五月,共有八百五十二位僑生依「評點配額」機制申請留台工作,核准件數六百九十三件,未達成先前預估第一年開放兩千人申請上限。
毛揆昨指示僑委會、教育部,應加強開發碩、博士生及高職僑生來台念書,並鼓勵留台工作,以解決台灣現階段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工作人口每年減少十八萬人的「人力缺口」。毛揆說,僑生在文化、社會觀念上與我國相近,應加強延攬僑生,甚至與新住民政策結合,讓僑生在台定居、成我國新住民。
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說,僑委會將與各產業、各部會洽談,盤點有多少技職人力需求,再與教育部討論要開出多少員額。他舉例,鐵路局說鐵路技工「找不到人」、農委會因農業缺工考慮引進產業外勞、衛福部有長照人力需求,未來都可考慮培育僑生。
此外,內政部昨修正港澳居民入台居留定居許可辦法,開放符合特定創業條件的港澳地區創業家,可申請居留一年,後續依創業成效可申請延期居留,連續居留滿五年就可申請定居,希望提高創業家來台創業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