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上海一座有四百四十年歷史的御界橋(見右圖/取自網路),突然不知去向,由於當地正在施工,文物保護尚未落實,古橋就疑似被偷拆。浦東文物保護管理所和施工單位對此都表示不知情。
御界橋建於一五七五年,屬明朝萬曆年間,長約十公尺,經過一次原樣移位保護後,保留在鹹塘岸邊。相傳乾隆皇帝曾在上頭走過。
根據部落客「檀箍香」今年一月所拍的照片,這座石板橋上有中國結圖樣的紋飾,還有清光緒年間重建的字樣。當時照片裡的御界橋上堆滿了粗重的鐵架,橋面已有裂痕。
現在石板橋面不知去處,只剩下幾塊橋梁結構。
澎湃新聞報導,御界橋在二○○八年成為上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三普點),浦東文保所和鎮政府及開發商等單位曾多次協調,結論是要保留古橋。結果古橋還沒掛牌保護,就已經不翼而飛。
一名工地安保人員說,他看見過御界橋,但工地開工後不久,橋就憑空消失。
報導引述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伍江說,現在法律還不健全,很多地方都在偷拆像御界橋這樣的三普點(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點)。
伍江認為,開發商應該要對御界橋不翼而飛負責,情況屬實的話就是違法,違法應開罰。他並舉先前上海外灘老建築被刷牆一事,稱只罰人民幣五十萬元太少了,因為有些人根本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