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壽國中…棒棒棒
一○四年國中會考昨天公布成績,台北市介壽國中共有十三名學生拿到滿級分,學生在操場合影慶祝。圖/余承翰
【本報台北訊】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全國二十八萬名考生中,共有一千六百四十一人獲得最高的5A(精熟)、寫作六級分,占全部考生百分之零點五九,比去年人數略低。而被視為明星高中門檻的會考成績5A,共有一萬七千七百二十六人達到,占百分之六點三四。各種級別組合中人數最多的是5B,共有七萬多人,占四分之一。
不過,今年較特別的是國英拿A的頂尖學生明顯增加,但是英數兩科,每三人就有一人需要待加強。專家研判,此雙峰現象會愈來愈嚴重,顯見政府多年投入的補救教學做法失敗。
其中英語科今年首度區分閱讀測驗、聽力兩部分計分,有三成二的考生英聽待加強,比閱讀測驗待加強比率略高。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英語聽力表現確實存在城鄉差距。
而數學科的落差更嚴重,非選擇題首度計分,就有十萬名考生抱鴨蛋,其中八萬名考生直接繳白卷,但仍舊有一萬多人拿滿分。
至於社會科與自然科待加強人數卻比去年減少。曾芬蘭分析,社自兩科強調知識內容,可以透過加強練習而成績進步,反之,國英數卻需要從小自大培養能力,無法短時間透過練習題,來增加分數。
比如作文拿六級分滿分的人數比去年少,閱卷老師、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朝旭說,今年作文題目「捨不得」屬開放型題目,需要個人能力強、生活經驗豐富才易拿滿分,補習補不來。
教育部國教署長黃子騰也解釋,政府投入在國中階段的補救教學預算不少,但補救教學牽涉「學生學習態度」,及老師教學方式是否活潑多元來引導,要把學生教會,而不是只把課程教完。
不過,長期在偏鄉進行補救教學的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分析,國英的頂尖學生增加,很明顯是「補習」來的,尤其國中會考出題偏向課外取材,對擁有學習資源的學生是一大利基。反之,已經在接受補救教學的弱勢學生,課本都學不完,遑論課外讀物。
陳良枝說,若課程不為個別化的學生設計,學生當然沒興趣學習。她說,許多學習落後的孩子,只要按照程度教學,他們都積極希望老師加課,政府不應倒果為因。
至於今年發生提早收卷的英聽烏龍事件,教育部表示下周將提出懲處名單,但明年仍維持英聽單獨考試,將採取鐘響便收卷,和其他考科一致,避免監考人員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