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小樓歸燕又黃昏 杜安世

文╱吳東權 |2015.06.04
1840觀看次
字級

文╱吳東權

杜安世,字壽域,西安人,其生平與生死年月不詳,大概也在西元一千年前後,明代藏書家陸貽典有校本《杜壽域詞》集一卷,唐圭璋編《全宋詞》中收有他的八十四闋詞,《花庵詞選》選入一篇,《四庫全書》及《全芳備祖》亦錄有他的詞。

但是在《四庫總目提要》第二百卷中云:「杜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謂:「杜壽域詞一卷,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

總之,這位杜安世,是宋代慢詞作家,有詞作流傳迄今,而且還有七八十闋之多,雖然前人批評「不工、淺俗、湊泊」,但是還是值得我們探索一下。

他的詞似乎離不開「愁恨、憔悴」,可見他的生平不見得過得很舒坦,八十幾闋詞作中,沒有幾闋不用到「恨」字與「愁」字,舉幾句例子來看:

「喚起兩眉新恨」、「苦恨別離何速」、「堪惹舊恨深」、「分飛兩處,長恨西東」、「相思事,多少春恨」……愁字用得更多,例如:「愁都在,雙眉頭聚」、「淒涼天氣離愁意」、「斂愁在,雙蛾翠」、「離愁終未解」、「愁與病相和」「又別是愁情味」、「又是春愁滋味」、「愁思若浮雲」……

詞句中充滿了愁恨,不難想見這位詞人的境遇,一定並不理想,雖然歷史上缺少他的資料,可是從其作品中,發現他曾經奉命入川,我們看他這闋〈玉樓春〉:「綸命忽從天上至,便綰兵權辭漕計,漢廷起草舊郎官,蜀部坐籌新將帥。紅斾碧幢春色裡,嬌馬嘶風花片墮,送行今日短亭中,惱亂故人須盡醉。」這不是在故人送他入川時,在短亭中所詠的詞句嗎?

再看另一闋〈兩同心〉:「巍巍劍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靜,雁陣高飛,入碧雲際。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巇嶮行遲,瞻京都迢遞。聽巴峽,數聲猿啼,唯獨個,未有歸計。謾空悵望,每每無言,獨對斜暉。」

由這兩闋詞中研判,杜安世是當過宋朝官吏,曾經奉命入川,羈留頗久,他鄉作客,難免心悲,此詞是有感而作。

杜安世的一生,顯然過得並不如願,當一個人處在困頓的氛圍中時,必然格外響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對來去自如、飛翔堂前的燕子就特別關注,他下筆填詞時,燕子的形影,就不斷地在腦中盤旋,詞句中常出現飛來飛去的燕子。譬如:「一雙新燕卻重來」「當晴晝,燕子聲鬧」、「高空雙燕舞翩翩」、「巢栖燕子欲黃昏」、「新翻歸翅雲間燕」、「畫閣巢新燕聲喜」、「鶯老燕子忙如織」、「小樓歸燕又黃昏」、「畫梁新燕一雙雙」、「庭軒悄悄燕高空」……

他的好詞不多,其中一首〈卜算子〉:「尊前一曲歌,歌裡千重意,才欲歌時淚已流,恨應更、多於淚。試問緣何事?不語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聞,怕和我,成憔悴。」算是寫得真切,鶴立雞群,但太像柳詞。

不過,他有幾句詞對人生的看法,頗具啟發性,如「閒把浮生細思算,百歲光陰,夢裡銷除半」;「直饒終日踏紅塵,浮名浮利枉勞神」;「思想厚利高名,謾惹得憂煩,枉度浮生」;「勸君看取名利場,今古夢茫茫」;「浮名浮利何足道,麗景芳時須笑傲」;他若能有此胸襟,也就不必添恨加愁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