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基金會公布「破壞性語言」排行調查,發現「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你怎麼這麼笨!」這兩句破壞性語言,最傷孩子的心,會增加「阻礙愛的傳達」及阻礙「學習思考」。
這兩句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語言,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確實容易傷害了孩子,爸媽應該培養愛心與耐心,否則一句暴力語言,影響了孩子的一生,恐怕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我們身為父母應該抱持同理心,體會孩子當下的心情,避免無心的一句話,造成孩子長大後的陰影,畢竟傷人的話,容易影響孩子偏差的人格發展,父母不可不慎。
父母會使用傷害性的語言,往往是過份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現,例如對於孩子的課業成績斤斤計較,所以用分數高低來評價孩子,這樣孩子只好尋求分數考好,藉以獲得父母的肯定或獎勵,萬一孩子因此為了分數不惜作弊,這樣孩子的價值觀偏差,深深影響待人處世的態度,父母怎能等閒視之?
過份重視學習成就,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只愛孩子的外在價值。我們已經用盡心力照顧他們,怎能讓謾罵、恐嚇、貶損和侮辱的語言暴力,使孩子受到心理上的傷害,讓孩子覺得沒有人關心他們呢?
父母應該善用語言,多使用讚美和肯定的話鼓勵孩子。
「鼓勵取代責備,讚美取代批評」,父母何妨多多鼓勵和讚美,讓我們一起努力,避免口出「破壞性語言」,成為愛他最深,卻又傷他最深的人。
蕭靜方(花蓮縣/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