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攫取拉馬迪 沙塵暴居首功

 |2015.05.20
1275觀看次
字級
IS「伊斯蘭國」十七日攻占拉馬迪之後,當地居民紛紛逃難。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報導,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利用沙塵暴來襲,美軍轟炸的空檔,取得關鍵優勢,讓伊拉克部隊潰不成軍,順利攻下伊拉克安巴省省會拉馬迪。

美國官員表示,IS戰士顯然料準沙塵暴來襲的時機,趁著美軍戰機延遲起飛與轟炸的空檔,IS先發動連環汽車炸彈攻擊,再以一波接一波的地面攻勢,裡應外合,殺得美軍支持的伊拉克安全部隊(ISF)猝不及防。等到沙塵暴停息,兩邊人馬已在許多區域激烈交戰,美軍難以分辨敵我,無法空襲,最後大勢已去。

前高階軍事官員表示,沙塵暴壓制住原本很有效的火力。美國官員上周駁斥壞天氣影響空軍作戰的說法,但這次沙塵暴凸顯出美國空軍的局限和ISF陷入苦戰時的補給困難。

如今官員改口,坦承沙塵暴扮演的角色比以往的認知更重要。IS今年元月就曾利用沙塵暴來襲時猛攻基爾庫克的庫德族部隊,但結果沒有這次這麼成功。

五角大廈官員矢言重新拿回拉馬迪,指出在沙塵暴結束後已發動十九次空襲。曾任伊拉克美軍指揮官,現為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鄧普西則說,拉馬迪失守是ISF的重大挫敗,重新奪回得費更大力氣。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華倫上校坦承,用潰逃形容ISF撤退雖然不是很準確的說法,但IS確實占了上風。

由於奪回拉馬迪不能只靠空襲,這讓美軍再度陷入和伊朗部隊「並肩」對抗IS的尷尬處境。伊拉克政府招募遜尼派部隊不力,反攻拉馬迪需要以什葉派民兵為主力,而且已有三千名戰士在拉馬迪附近的基地集結完畢,多數效忠伊朗。

華倫說,只要民兵接受伊拉克政府的指揮,而非伊朗,作戰任務就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不過,美軍中區司令部指揮官奧斯汀才說不會和什葉派民兵合作,還說希望永遠不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