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小物 加上情感的調味

陳惠雲/文 |2007.02.25
549觀看次
字級

幸福快樂,人人想追求,只是用的方式不一樣,對雜貨達人粒子來說,一個平實的小東西即代表一段回憶,一段陪伴,因為投入過感情,成為人生難忘的好時光,「靜觀萬物皆自得,我喜歡和朋友分享,」她說。

從每天使用的小東西發現雜貨的趣味,回歸簡簡單單的生活,由此開始了粒子的發現之旅,首先從二手店撈寶談起,壞掉的東西重新打磨上漆,撿回別人不要的東西用創意賦予新生命,在粒子看來,就是厲害而有趣事,「不過,也不要都是純擺飾,實用才好。」

這兩年,充滿神奇魔力的美國Mary Engelbreit的插畫雜貨在誠品買得到,粒子常去逛逛瞧瞧,Mary Engelbreit告訴世人,凡事用心去想像比知識去了解重要,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體會,所以能延續不同的精彩故事。

木頭雜貨也常吸引粒子眼光,有一種舒服的氣味,有台灣森林的感覺,是一種讓人想賴在家裏的桌邊玩具。

喜歡旅行的粒子最愛逛韓國的手工陶藝店,這些精緻的傳統工藝不見得都能買得下手工得回家,但珍貴的精神總是能夠紮根心底激發日後每一次看待創作時候的敬意。

對於看待瓷器陶器,粒子總有些奇怪的堅持,每回分享給好友都會引起一陣不以為然的討論,粒子不特別喜歡完美無瑕的陶器,當然明白愈是完美愈能顯現工藝技術的法則,但是怪的是太過精緻的陶總讓人感覺有點虛浮有點距離,可以忍受因為上釉不均勻上色有瑕疵或者燒製上的一些不小心,只要這啕器看起來就是有點自己的味道,樸拙的也好、溫潤的也好,一些些的不完美反而拉近了距離,呈現溫柔不失本質的陶器美好。

韓國的陶器,由外來客人看起來有時候反而窺見一些的新鮮趣味,「這就如同外人看待台灣的普通習慣、杯杯盤盤,就連盛著米飯專用的碗公也是特別的可愛,有時看得久用得久了,自家人反而輕忽了已經擁有的特別。」粒子說。

理想的雜貨概念

●雜貨布置不要打破空間舒適。

●想辦法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送給需要人。

●慎重挑選東西,就是一種珍惜。

●要有買一個就丟一個的心理準備。

●決定好主題再安置雜貨。

●勤奮的把雜貨弄得清潔而整齊。

●打扮優雅去逛街。

●買簡單的素材DIY。

●配合居家環境做擺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