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分時 公平合理
診所的「假日休診」制度,基本上並非不可行,但理論上,若要全面實施「假日休診」制度,就得善加規畫配套措施,否則一旦冒然實施,一來,會使醫療資源運作失衡、失序;再之,醫療資源也無法充分利用。
因此,我認為採取中庸的分區分時輪休制較合理及理想。例如甲區甲診所單月休周六,乙診所就輪休周日,反之依此類推。如此一來,診所醫護人員有休養生息及充電的機會,而民眾一些相對輕症的三,四級病患,如牙痛、成人重感冒、小兒發高燒等,也能快速地在就近的診所診治,以免延誤病情,這應是較為兩全其美的做法。
宋隆俊(台北市/電視台員工)
增加誘因 提高報酬
今年春假,筆者在急診室輪值當志工,原本應在診所看病的病患,大量流向急診室,擁擠的人潮就像電影院,從櫃檯排到門外,病床塞滿候診室,加上一一九送來的急症患者,服務量至少增加兩倍多,大家忙到連吃飯都沒時間,令許多志工視為畏途。
親身經歷緊湊的過程後,回頭看筆者居住的小鎮,以往診所假日都休診,民眾除了選擇到藥房拿成藥,只能老遠跑大醫院就醫。但目前有位醫師反其道而行,選擇在假日看診,生意好到不行。
依此來看,診所輪休好處多多,可分擔大醫院的病患,並落實小病找診所的政策。問題是,休假乃人之常情,想讓醫師加入輪休制度,若無高報酬當誘因,意願自然會降低。故主管機關應針對犧牲假期者給予鼓勵,比照勞基法加班費的算法,提高獎金或看診費,民眾不致勞民傷財,醫師也可獲得較高的待遇,在互蒙其利的原則下,吸引更多醫師加入輪休的行列,為醫病創造雙贏的局面。
妙雲(嘉義/榮民)
通過立法 保障醫病
以往私人診所幾乎都是全年無休,但醫生也是人,也需要休息,診所假日聯合休診,民眾所擔心的是,未來若假日生病,恐求醫無門,或被迫得付出較高代價到大醫院急診室求診。然而,診所假日休診,鄰近診所能配合錯開休假日,應該可以解決求醫無門或被迫得付出較高代價到大醫院求診的困擾。
平心而論,私人診所的醫師如果能夠休息,一定可走更長遠的路。一開始曾引起民眾反彈診所假日聯合休診,認為影響假日就醫權益,但中部地區診所實施幾個月以來,民眾已逐漸習慣,因為診所協調輪休,仍有診所在周末開業,並未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因此,衛生署如果能草擬「私人診所假日聯合休診辦法」,送立法院三讀通過,既可讓私人診所醫師休息、終身學習,又能保障病人權益,真是一舉兩得。
王昭慶(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