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家蔡駿喜歡用「心理懸疑小說」形容自己作品,因為「生命與愛情,既是人生的兩大懸疑,也是我小說的永遠主題。」
蔡駿是一九七八年出生,「心理懸疑小說」系列在大陸發行量則近八十萬冊。在台灣推出的新書「蝴蝶公墓」,在大陸首刷一口氣就二十萬冊。
二○○○年,蔡駿開始在大陸知名的文學網站「榕樹下」發表創作。第一篇長篇懸疑小說「病毒」,便以網路為題材,描述登錄過某個網站的網友相繼失蹤,引起讀者及網友的共鳴。之後他陸續出版了「荒村公寓」、「人間第十九層」等十二部長篇,其中有七部在台灣出版。
受限於出版尺度,大陸並無「現代城市鬼故事」的寫作傳統,蔡駿算得上是「開山祖師」。他表示,自己一直是美國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書迷,看了日本懸疑片「七夜怪談」後,便興起創作城市恐怖小說的念頭。
「農業社會只能出現『聊齋』!」蔡駿認為,「城市恐怖小說」只能在現代化的城市中孕育。他表示,這類小說起源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日本也是到了上世紀中期才開始發展。而上海等華文現代城市還處在「剛發展的階段」,讀者已經湧現,卻需要更多的寫手加入。
「現代感」之外,蔡駿還在作品中加入歷史謎團與古代傳說,讓「現代」小說也有濃濃「古」味。他表示,從小便喜歡閱讀歷史作品。而在上海這個歷史可溯至千年以前的現代城市,「古今交錯」也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