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的旋轉舞 上

文與圖╱廖宣惠 |2015.05.14
1638觀看次
字級
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
MADO白磚冰
米布丁
伊斯坦堡香料市場
販賣櫻桃的小販

土耳其語裡的「博斯普魯斯」跟「咽喉」是同一個字,那年冬天過後,我總是把博斯普魯斯與新鮮空氣聯繫在一起。──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命運的咽喉,苦咖啡

儘管這位曾患百日咳、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土耳其作家聲稱自己的氣管是這片海域治好的,帕慕克在《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書中,更強調伊斯坦堡的力量來自博斯普魯斯海峽,然而,這片海域對遠道參訪的我們仍是陌生。因此,甫從阿布達比轉機至伊斯坦堡的我們,一出機場就換了Istanbul kart(相當於台北悠遊卡,搭船、捷運、電車,一卡可通)轉乘渡輪,航行於悠藍海上。

若從沿岸的山頂咖啡廳往下鳥瞰,海峽的金角灣(Golden Horn)形狀確如張開的口咽部,狹長的海道上游是食管,出海處是鼻腔,對海呼吸的港口則是鼻咽,進出的郵輪、汽艇,是吐納間大小不一的氣息,這一艘艘有形可見的汽輪吞吐著煙霧,一呼一吸,順著金角灣附近的芬內爾(Fener)和巴拉特(Balat)兩旁黃色咽鼓管,往下通過新城區的軟顎,那是拜占庭和鄂圖曼時期的木造房子,沿途教會、清真寺等建築,則是喉管內大大小小的肉凸。至於金角灣海中孤島,不妨視作獨立的扁桃體,上面覆蓋著綠油油的草坪,該島的兩岸是亞、歐洲兩區,喉室可為夏宮、或多瑪巴切皇宮,端看從歷史那端定位,畢竟在伊斯坦堡,不管左岸或右岸,都曾經歷戰火洗禮。

至於重要的會厭處,大概只有港口艾米諾努(Eminönü)堪匹,這裡匯集大小渡輪,若要前往各地,都可在此搭船。

天然的海峽地形與戰略位置,讓此片海峽被稱為咽喉,至於後期所建,連接新城與舊城區的加拉塔橋,上有輕軌電車和汽車行駛,這是海峽口蓋空照圖中,微而不顯的刻痕,介在氣管與食道的聲帶,渺小,不可或缺的一道細痕。

土耳其雖處於歐亞連接處的重要地理位置,卻三面環海、僅有一邊與大陸相鄰。對我而言,地圖上的她比較像蜷縮、浮於唾液海的性感之舌。在這個遙遠又古老的國家,不止歷史上嘗過太多的戰爭的火硝味,在歷史的輝煌與各民族的爭奪中,這舌頭也嘗盡不少美食、見證各種不同時期的料理風格。

此時船正緩緩離開,色彩喧鬧、人聲鼎沸,海岸餐廳主打烤魚料理。我很幸運,因參訪之故,拉瑪吒跟哈密特兩位紳士帶我們走上情人山,據說這裡是土耳其的後花園,許多作家慕名前來尋找靈感,從山頂俯瞰金角灣,濃濃咖啡香撲鼻而來。邊喝濃郁的土耳其咖啡,邊看著咽喉狀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想到這個民族命運多舛,以致於帕慕克不論散文或小說,只要談到伊斯坦堡,便是一股濃濃呼愁情懷,揮之不去。

或許,這民族的愁傷與追懷,也用咖啡來表達吧?

拉瑪吒說土耳其咖啡稠度高居各國咖啡之首,這和研磨多次的超細咖啡粉,以及多次沸騰的熬煮有關。尤其是咖啡豆,一定要新鮮的,最好不超過三天,愈新鮮味道愈香;又說上面那層泡沫最重要,古代男子登門提親,女方會考驗求婚者煮咖啡的技術,煮不出泡沫表示能力不夠,女方自然不嫁。

土耳其咖啡的喝法也是原始的,當地人是不加糖的。入口的第一感覺是黏而濃稠;其次是苦,是一種微帶澀味的苦香,令人印象深刻;沒喝幾口,沙沙的咖啡渣便在舌尖打轉,讓人猶疑著是否喝下,聽說連渣一起喝,才真正算得上是喝土耳其咖啡。

我抿著唇,隨咖啡喝下渣子,想到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說我們無法用其他的文字來為詩下定義,或許,我們也無法為咖啡的味道下定義。特別是土耳其咖啡,其味道不止難以定義,恐怕連任何描述都顯得相形見絀。這飽經征戰的民族早已洞見祕密:難以形容的味道,就交給命運吧!

喝完咖啡後,拉瑪吒教授神祕兮兮靠過來,他拿起每個人的杯底細細端看,他說咖啡占卜是看杯底咖啡渣形狀來決定運勢好壞。他一邊看,一邊解釋說某某的杯子出現圓圈,是有好的事情,出現直線,表示順利;出現三角形,多半是指與娛樂、傳播有關的好事;空白的矩形,則是有意外之財;出現鳥或像飛禽之類的東西,則有意外的驚喜;四隻腳的動物或樹木,代表工作升遷、考試順利。

「那我呢?」我指指杯底出現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Y。

「這表示有愛慕者出現!」他朝我眨眨眼,神祕地一笑。

土耳其的喜悅:冰與甜

或許這位研究比較神學的教授實在太幽默,以致於大部分時間,我僅能微笑點頭。參訪途中,拉瑪吒不但隨性沿途摘下白桑椹給我們這群異地訪客,看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竟索性爬上樹大力搖,下了陣雪白的桑椹雨後,竟還摘下鄰家不少酸櫻桃,人人有分、強迫中獎,惹得同行驚呼連連。

土耳其的物資豐饒,水果便宜。櫻桃三斤才三塊(約台幣42塊),草莓是台灣的三倍大,厚實便宜,暮春季節,每家餐館早餐都供有橙黃杏桃,不論大小城市都有趴雜兒(Pazar),Pazar也有星期日之意,這是固定時間會出現的「市集」,販售各地的新鮮蔬果,令人目不暇給。

我以為拉瑪吒是因接待我們才如此熱情,幾次與店家、飯館、不同土耳其人接觸後,這才發現原來這是民族性,土耳其人愛開玩笑、樂天好客、舉止活潑。特別是賣冰淇淋的,要從他手中吃一口冰淇淋可不容易,恐怕得上演「看得到拿不到」,被整一番後才可食用,後來才發現各地賣冰淇淋皆如此。熱情慷慨的民族性格,在食物的交流間,一覽無遺。

然而,真正難忘的土耳其冰淇淋卻不存於路邊小販的表演中,也不在於市面上混融香草、覆盆子等不同口味的包裝。經哈密特帶領,我在馬朵(MADO)這家店,吃到源自於馬拉旭(Maras)道地的冰淇淋,MADO是Maras Dondurma的縮寫,那雪白而樸實的山羊奶味,比起土耳其咖啡,更叫人難忘。

初視此冰樣貌平淡無奇,還十分堅硬:形如白磚,上面只灑些微末狀的綠色開心果,吃的時候還要用上刀叉,可謂其貌不揚。但只要吃一口,麻糬般的Q感,濃稠地羊奶味揮之不去。聽說此冰使用的山羊奶是乳中極品,土耳其人視之為「白色金子」,製冰的亞夏家族在愛爾達勒山有專屬山羊牧場,生長在百里香、風信子草原的山羊,日日飲用純淨山泉,自然讓此冰風味獨絕。此外,製作過程中,亞夏家族還加了當地特有的salep蘭花根部汁液(類似中國白芨),並混合一種乳白樹膠,使之變濃稠。這熬煮兩小時、經過持續攪拌後冷凍起來的白色冰磚,便是世界上最密實堅韌的冰淇淋。

嗜冰外,這民族更嗜甜。(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