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迄今最大規模的全球基礎教育品質排名,根據十五歲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測驗評比,前五名全是亞洲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一,香港和南韓分占二、三名,台灣和日本並列第四,非洲國家迦納墊底。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OECD經濟智庫的評量報告指出,根據七十六國的學生測驗成績評比,顯示教育和經濟成長有關。「教育水準是國家長期產出多少財富的強力指標」。
OECD教育長施萊歇爾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的全球教育品質評比。」規模比以工業國家為主的PISA測驗更廣,全球逾三分之一國家為評比對象。評量結果乃綜合PISA、TIMSS與TERCE測驗成績,將於下周在南韓舉行的世界教育論壇上正式發表,以證明達成教育目標能產生經濟利益。
這項基礎教育品質評比再次顯露美國差勁的表現,排名二十八,不及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遙遙落後排名十二的越南。瑞典也因教育制度出了嚴重問題,落到三十五名。
施萊歇爾說:「走進亞洲的教室,老師期望每位學生都有好成績,教室裡紀律嚴明、有專注力和凝聚力。這些國家也擅長聘請最優秀的老師,每位學生都會碰到好老師。」
報告指出,改善教育產生的長期經濟利益將極為可觀,如果排名墊底的迦納的所有十五歲的學生都能學到基礎技能,在這些學生有生之年,迦納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可增加三十八倍。
報告並指出,英國有五分之一青少年未完成基礎教育,這個數字若能降低,並增進青少年的技能,可為英國經濟貢獻數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