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服役時因受不了學長欺凌,一位林姓男子出現幻聽幻覺,被確診為躁鬱症,三十年來與疾病共存,期間歷經雙親病故、失業等打擊,目前病情穩定,擔任學校約聘人員,他以自身抵抗病魔的經驗,獲得康復之友聯盟徵文比賽首獎。
康復之友聯盟昨天舉辦「思覺失調症更年一周年」暨精神康復小撇步徵文比賽頒獎。衛福部心口司司長陳快樂指出,支持思覺失調症患者重返社會的最大力量,就是家屬陪同就醫及支持。
五十三歲林先生說,這些年來如果沒有妹妹陪伴支持,他可能無法走過人生最黑暗的歲月重返社會。為照顧罹病的哥哥,林家妹妹錯過好姻緣迄今未嫁;林先生說,家人的陪伴,讓他有勇氣面對。
林先生昨天出席記者會,以行動告訴病友們,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願意給病患機會,病友就有機會站起來重回職場。
精神分裂已於去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指出,百分之八十醫精神科醫師認為更名後,更容易與患者或家屬溝通;八成精神科醫師同意更名後,更容易推動一般社會大眾的精神健康教育;百分之六十七精神科醫師同意更名後,有助提高患者精神醫療協助的意願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