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星雲大師《貧僧有話要說》系列文章,不勝感慨,但也莫可奈何。對於現在社會這些情緒化的人性反應,隨之席捲而來的輿論,可以看出其不僅是針對宗教界,而是對著同是萬物之靈的所有「他人」。其如大海之波浪,非常表面,卻來勢洶洶。
這種對於「他者」的不耐煩,是來自「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
當這樣的思惟變成一種習慣,使得現在人不需要反躬自省。順遂時不需要反省,不順時怨天尤人。弔詭的是,人們遇到挫折失去信心後,卻往往又來宗教尋找溫暖,等到生命順遂之後,又自我膨脹,忘卻感恩的初衷,實在非常矛盾。
佛教講因果,相信因果,因為因果可以解釋所有的來龍去脈,絲毫不差。當種下不好的心念與行為,等到這些不對的果實發芽壯大,自己也無法控制時,做這事的人必須接受這個果實,直到此事完結,所以佛教徒會比常人更謹慎所言所行。
若台灣寶島的人民不肯相信人的善意與尊重別人的自由,凡事要加以曲解、汙衊、干涉與批評,不須說未來台灣會向上還是向下,好也是大家一起享受,不好也是大家一起承擔,結果誰也替代不了。
只能說此在是娑婆,而非淨土,而年屆九十不肯放棄眾生的大法師,持續以建設人間淨土為畢生職志,勇於承擔的精神,令人佩服,讓人感動。簡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