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苗栗一名出生三天的林姓小男嬰,睡眠時出現如雷般鼾聲,餵奶時還出現嗆奶,連經驗老到的護理師也束手無措,小男嬰的爸媽著急萬分,所幸轉診至新竹馬偕醫院,診斷出先天性梨狀口狹窄,治療後已出院。
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冠伶表示,先天性梨狀口狹窄為罕見新生兒鼻部畸形,因鼻通道周圍的骨質增生,讓鼻通道異常狹窄,這名小男嬰屬輕度類型,經過一周局部抗鼻充血劑治療,未再打鼾、嗆奶。
小男嬰出生後在苗栗醫院進行完整的新生兒健康檢查,但報告卻是無異常,三天後,小男嬰出現打鼾聲,醫師利用小兒纖維內視鏡時,發現內視鏡無法進入鼻腔內,才確定為罕見疾病。
醫師林冠伶提醒,四個月以下幼童只能用鼻子呼吸,鼻通道狹窄不只造成鼻塞,還導致呼吸急促、間歇性發紺、餵食困難,僅在哭鬧時得以獲得減緩,若不治療,幼童不愛喝奶造成體重長不大,腦部缺氧也會影響成長。
林冠伶也說,過去馬偕醫院十七年內收治四十案例,其中有十例須以骨鑽磨去鼻孔周邊增生骨質,讓鼻通道變寬,其餘則是使用藥物、特製奶嘴、呼吸器進行改善,往後也需要持續追蹤,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鼻孔寬度日漸增長,狀況也會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