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和自在

文/呂政達 |2015.05.04
1329觀看次
字級

文/呂政達

四月總是一個奇特的月分,鞭炮般燃放的杜鵑花逐漸悄寂,而徐志摩的五月天還未降臨,在時序的遞替間,卻聽聞了法性師圓寂的消息。

認識她的人說,她曾是時代隙縫中銜接的佛門人物,在佛教方興未艾的七十年代,開創過大學生參訪實修道場和法師的風氣,也在那個年代,她從一個大學生落髮出家。她是個活活潑潑的,隨機逗教的人物。我聽說她發病前,有一次有另一位法師唉聲嘆氣,大訴煩惱,她一屁股的坐在那法師的腿上,法師大駭,法性師說道:「這個屁股是誰的?」那法師回答:「是你的。」法性師隨即問道:「那這個煩惱的頭是誰的?」那法師隨即頓悟,煩惱不過是自找。

我知道她時,她已發病,長年住在療養院,醫生診斷她腦中的海馬迴受損,記憶力應該完全喪失,連過去相與的法師和信眾也不太認得才對,但她卻記得每一個人,問她話,她也能對得上來。當年醫師認為她活不過那年冬天,但法性師卻以堅韌的意志和冥冥中諸菩薩的庇佑,一直活到了這個春天。我想醫學界大概頗難解釋這樣的現象,但佛門中人早就對信仰所能產生的力量了然於心,海馬迴受傷的病患猶如長年神識都陷在迷宮陣內,看過《全面啟動》那部電影的觀眾應該印象深刻,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腦中都有這樣一座迷宮,有時甘願走不出來,有時,對法性師來說,佛法就是一盞指引的燈。

她的病情時好時壞,聽說常常在清醒時,跟訪客和醫生護士說一段佛法,那原本就是她熟悉的內容。後來,來到這個病房的醫生都知道,要喚醒這個病人,讓她的神識清醒,最好的處方就是播放說法的錄音帶,病人只要接收到說法的音波,原本的疼痛和躁動都沉澱下,她總是安靜的,躺在自己的床上聽著誦經,生死無著,苦既無邊無際,且攀緣佛法的波羅蜜,我覺得她的意思就是這樣。

有位法師轉來法性師在病榻上跟醫生說法的錄音檔,據說是她最後的錄音,我按下播送鍵,一個箭頭開始在我的電腦螢幕向右方延伸,我覺得轉動著的其實就是人的一生,如果除了必死的結局外,人還可以留下些什麼呢?一段重複再重複的聲音,會動的影像還是靜止的書寫?我們用什麼來定義一個人曾經的存在?對一名法師來說,當她開始在病床上說法時,眼前的病房就是靈山法會,就是華嚴勝境, 就是無生無死的道場。

她圓寂的那天,一個四月的奇特日子,我並不在場,但我確實知道,她突然醒過來,突然記憶起她所有念過的經文,她默念一段大悲咒,心中跟所有的神明道謝,「謝謝啊,而我曾經為人。」一一告別也許已來不及,她安靜地闔上眼睛,有如只是一場睡眠。後來,有人告訴我,那個離去的日子,是法性師自己選的。

我遂想起在我家的飯廳柱上,長年懸掛著一幅中堂,是星雲大師書寫的「自在」,另一邊從去年起也掛著同樣是法師的書法「騰躍大時代」,雖然甲午年已過,我還是掛著它,感覺好像那個大時代還沒有正式展開。我總邊吃飯邊想像著星雲大師所謂的「自在」。怎樣才能是自在的活,或者是自在的死?我希望大師能多開示我一點,也許,大師會說:「多說,就不是自在了。」也許,法性師用她自己的生命回答我靜謐間的問題,無去無來,自在就是這樣了。

這個四月天必定在歷史上留下紀錄,台灣面臨史前未見的乾旱,世界上所有的花仰頭等待多喝一口水,氣候忽冷忽熱,乍寒料峭,在我的心裡面,開始懷念起一道消逝的身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