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相剋 有請「天敵」防蟲害 陳玲芳 |2015.05.03 語音朗讀 35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斑粗喙椿象捕食紋白蝶幼蟲。 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農會、苗栗農業改良場提供 螳螂捕食斜紋夜蛾。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農會、苗栗農業改良場提供 草蛉捕食蚜蟲。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農會、苗栗農業改良場提供 蛹寄生蜂產卵於果實蠅蛹內。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農會、苗栗農業改良場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農會、苗栗農業改良場提供 現代人崇尚有機蔬菜,然而,不用農藥,菜蟲肆虐,常使得蔬菜「賣相」變差。菜農們於是想出妙招,利用菜蟲的「天敵」椿象來防治害蟲,讓有機蔬菜可以長得更好,收成也隨之增加。 苗栗農業改良場分場長張廣淼指出,自然生態環境中,許多生物都有其「天敵」,一物剋一物的景象,到處可見。昆蟲的世界中,也有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有些昆蟲以其他昆蟲為食物,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即是自然界中「物物相剋」的真實寫照。 天敵昆蟲分為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具有捕食其他昆蟲的能力,這些天敵取食方式為刺吸式或咀嚼式,如草蛉、椿象、螳螂、捕植蟎及瓢蟲等;寄生性天敵昆蟲,大多數屬於膜翅目和雙翅目的昆蟲,例如寄生蜂及寄生蠅,這些天敵的成蟲將卵產在寄主的卵、幼蟲、蛹及少數成蟲之體內或體外,造成寄主死亡。張廣淼強調,將「天敵」昆蟲應用於農業害蟲防治,可降低害蟲族群密度,達到生態平衡之目的。 一、黃斑粗喙椿象:為台灣果蔬作物常見捕食性天敵,若蟲期及成蟲期皆能捕食害蟲,主要以鱗翅目幼蟲為主。 二、闊腹螳螂: 若蟲期及成蟲期均能捕食害蟲,捕食量大、食性廣,如蝗蟲、蛾類、蝶類及蠅類。 三、基徵草蛉:只有在幼蟲期才能捕食害蟲,如葉蟎、蚜蟲、粉蝨、介殼蟲、木蝨等,是種多功能的天敵昆蟲。 四、格氏突闊小蜂:以東方果實蠅的蛹為寄主。寄生蜂幼蟲在寄主體內取食組織。 前一篇文章 【綠色行動】耕耘可食地景 打造田園城市 下一篇文章 台北素博會 推廣食農教育&田園城市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