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皎皎 白雲自在

林伯謙(東吳大學教授) |2015.05.03
1189觀看次
字級
明星皎皎 白雲自在 圖/新華社

林伯謙(東吳大學教授)

小時候,只知「佛光山」是郊遊的好地方;準備聯考讀書的時候,才知「佛光山」是成就解脫的道場;學術研究的時候,「佛光山」不僅是幫我印行第一本書的出版社,也是融合叢林、教育、文化與慈善志業於一體,並將人間佛教傳播至全球各大洲,成為世界佛教交流重心的台灣第一大佛寺。

開山長老星雲大師隻身從大陸抵台,一面弘揚佛法,一面落實教育扎根,除了重視僧伽人才的培養,還開辦幼兒園、中小學、社區大學與大學學府;更為經藏辭典編輯、圖書藝文展演、老人孤兒照顧、醫療義診下鄉……等等文化薪傳與社會公益貢獻心力。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說來容易,做起來該多難!從開山迄今近半世紀,在大師領導下,全球佛光人發心響應,一切從無到有,造就驚人奇蹟,肩負著偌大如來家業,縱使三頭六臂,也覺得負擔沉重;但每回見大師在各媒體出現,總是淡定從容,笑意可掬。在給人信心、歡喜、希望與方便的背後,莫非大師未曾遭逢阻礙艱難,一路行來,平穩順遂?那當然不可能,倒是大師具有大智慧,大神通,輕鬆四兩撥千斤,將困難與挑戰轉變成修行的增上緣。

韓愈〈原毀〉說過:「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這是古今皆然的道理。如果無法承受任何困難的挑戰,便與最後的成功失之交臂。我們所看到的大師就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通情達理,處事圓融。名義上他經眼百千億資金,卻不執著於快樂,也不計較其苦辛,勇敢擔當,放下一切得失毀譽,自在安貧,心無罣礙。

大師在「貧僧有話說」中提到,有人批評「宗教建築太多」、「商業氣息太重」!佛陀紀念館供奉著世界僅存的三顆佛牙舍利之一,豈能不隆重將事?又從2003年舉行紀念館安基典禮,施工九年,累積多少佛光人的心血?紀念館竣工之後,門票免費、停車免費、展廳免費、劇院免費,導覽參觀免費…,人龍車陣日以萬計,絡繹不絕從四面八方湧來,不論慕名尋奇或瞻仰禮佛,殊勝館區,成就千家萬戶的幸福歡笑,祂是台灣之光,是世界知名景點,來訪遊客豈能沒有吃喝休息的地方?貼心為大眾張羅,如果嫌貴,更有百元吃到飽的平價餐食;如果還嫌棄,豈非不知足?這般親民的消費,在全球哪個名勝可以比擬?除了滿心愉悅,難道不應感謝、力挺許許多多辛勤護持的大德和一手擘劃的領導人?

不進廚房,哪知廚房的熱?然而大師淡定從容,笑意可掬依然。

「星星高掛在天上,白雲飄浮在空中」,我毋寧說,明星皎皎是智慧的表徵;白雲自在是處事的圓融。我從大師的言教與身教,不只印證了古人「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的名言,更學習到人生最寶貴的功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