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品德故事(111) 勇敢說真話

文/郝廣才 |2015.04.30
1645觀看次
字級

文/郝廣才

「國王沒有穿衣服!」高喊這句話的人是小孩,因為他不知道說出真相,會有什麼後果。如果某人,明明知道後果會如何,而且也在乎後果,但他還是勇敢說真話。

一個不計後果講真話的人,就是英雄!

我們若問地球有多大年紀?現在知道是四十五點五億年。算出地球年齡的是卡萊爾.派特森(Clair Patterson),一位偉大的地質專家。怎麼算的?靠「鉛」。

地球誕生時有些鉛就已經存在。而其他物質,比如說「鈾」,鈾分鈾238、鈾235,它們是同一種元素,但因中子數不同,所以各自具有不同質量的原子,這叫「同位素」。鈾經過半衰期會形成鉛,而鈾的不同「同位素」會有不同的半衰期,也就形成鉛206和鉛207。所以從岩石中找出鉛的同位素比例,可以推測它的年齡。

問題是,去哪裡找與地球「同齡」的岩石?好像要在我們身上找到我們出生時的細胞,怎麼找得到?因為身體一直在變化。地球上找不到,地球的外面呢?太陽系各行星是同時爆炸產生的,隕石是在太陽系炸開時,漂流在太空的「殘料」。所以只要測出隕石的年齡,就知道地球有多大年紀。

問題是,進入地球的隕石,接觸空氣時,鉛含量就改變了。所以,派特森先要建立無菌實驗室,並想出去除鉛的方法,找到可測試的隕石,努力七年終於讓他測算出地球的年齡。他在一九五三年公布是四十五億年。一九五六年再算是四十五點五億年。後來用月球取回的岩石標本來測,推算是四十四億至四十五點五億年之間形成,所以和派特森的結論一致。月球等於是一塊大殘料,它沒有火山運動,所以出生時就死了,因此月球表面的岩石就是它形成時的岩石。派特森揭開地球的奧祕,當時太過興奮,還以為得了心臟病,要他媽媽打電話叫救護車。

接著,派特森有個更大的計畫,他想測出海底各地層之間,不同含鉛量的比例,進一步了解地球的變化。他的老師哈里森.布朗(Harrison Brown)替他向「美國石油基金會」要來研究經費,布朗告訴他們,派特森的研究可以幫忙推測海底蘊藏石油的地點,所以他們才出錢贊助。(上)

(作者為格林文化出版社發行人、本文摘自《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