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某財神廟為炒熱年節氣氛,既空撒金蛋紅包,又在小豬仔身上綁放有金元寶的「百寶袋」,供民眾討吉利,豬仔敵不過民眾熱情的「爭奪」,蜷縮在角落發抖,讓人好生心疼。
每逢寒暑假或重要節慶,遊樂區、寺廟等總會舉辦「特殊」活動拉抬人氣,活動內容若能符合「戲而不謔」原則,寓教於樂,未嘗不是創意,偏偏主辦單位喜於打小動物主意。
財神廟以「豬」為丁亥年活動主題,主要是冀望民眾在新的一年「多點福分,少些算計」,學習豬仔福氣、憨厚的本性,但活動卻變調,先是豬仔遭工作人員「踹」得東逃西竄,民眾則或捉或扯,搞得人仰豬翻,讓豬仔魂飛魄散,甚至「拉青屎」,讓人見識到參與者「不擇手段」的凶狠。
這種活動充其量只在滿足人類「主宰萬物」的虛榮感,尤其,福分貴在均霑,但放任民眾「磨刀霍霍向豬仔」,那會是好事?
看著健康的豬仔賣命取悅人類,令人慨嘆即便是「本命生肖」,「生不逢時」又如何?還不如平淡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