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級馬拉松悍將林義傑,與美、加友人完成橫越撒哈拉沙漠挑戰,證明人的體能、意志力是無限的,但國內政治人物把他當成另一個「台灣之光」,聽來卻有些諷刺,如果連這個為了拍攝紀錄片而完成的挑戰,都視為「台灣之光」,國內可能到處都有「台灣之光」。
以「台灣之光」形容王建民,主要是他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洋基隊有優異的表現,上季更是大聯盟並列最多勝的投手,當他告訴所有媒體說,他來自台灣,國人與有榮焉。
大聯盟是世界棒球最高殿堂,洋基又是大聯盟富豪隊,位於美國重鎮紐約市,全球都注意,王建民在大聯盟表現,透過美國媒體與電視轉播傳到全世界,這樣的「台灣之光」影響力十足。
陳詩欣、朱木炎在雅典奧運摘金,奧運金牌也是世界最高榮耀,奧運期間絕對是世界焦點,「台灣之光」實至名歸。
林義傑呢?比較客觀的說法是,他是跑步探險家,在沙漠、冰原、叢林向前衝,冒險精神值得鼓勵,每次參加極地超級馬拉松,都必須先寫下「生死約」,他做到平常人不敢、也沒有勇氣嘗試的事,但這樣就稱為「台灣之光」,或許有「自爽」的味道。
因為林義傑參加的超級馬拉松,人口並不多,也沒受到矚目,這次挑戰撒哈拉,主要為了美國影星麥特.戴蒙出資拍攝的「橫越撒哈拉」紀錄片,片子要在全球上映,雖可看到林義傑的身影,但畢竟還是帶有商業色彩,商業氣息濃厚。
筆者並不是否定林義傑勇於挑戰的精神,只是政治人物老把「台灣之光」掛在嘴邊,說多了,「台灣之光」就沒有價值與意義,也不值得驕傲了。